五十多岁的70后,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明明有亲人有血缘关系,往往却不能共度难关,甚至连求助都得不到。

人生实在是无常,有时无法掌控,那就是只能接受了。

最近,有人总结出70后人群此时此刻应该开始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这样一方面能减少失望,一方面也能减少内耗,增强自己应对生活压迫的能力。

作者也是70后的年轻人,确实感同身受。

生活于愿望中,却没有希望,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而且这个年龄段也是看到了许多东西,对生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的时候,日常生活中将希望降低,是非常必要的。

年纪逐渐增大意味着什么?

能够享受子女供养的日子,人们还是很期待的。

然而逐渐增大的年纪会更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老年人,很多事情已经不是年轻人了,更别说小孩儿。

年纪渐长对养老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对故乡养老抱太多希望。

70后出生于城市之中,以为人生必然是在繁华的城市中稳定度过,晚年也理所当然应该在城市生活。

70后对于故乡的记忆仅仅留在自己记忆当中的那一部分吗?

显然不是。

农村故乡的外形也都在70后记忆当中,不管是童年时眼中的村庄还是青少年时奋斗的青春蓝图,都着重描绘着故乡当中的村庄景象,也成就了70后对于故乡的怀念。

70后认为自己老了,在故乡养老是一件极好的事,因为儿女都不在身边,倒不如回到自己的故乡,平静地度过后半生。

70后对故乡分为几种看法,人们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出生于农村,对农村有眷恋,也不是单纯地看到现在城市房价太高,会选择自己的老家买房。

还有一种主要的是看到了平静的农村生活而认为,农村比城里更适合养老。

然而农村本身就是由70后蓬勃的发展才发展起来的。

生于农村内长于农村外的七十后,不要沾染上城市化的毒,倒认为回到农村养老是极好的选择,但是70后的这份美好希望能不能实现呢?

很多70后会想,我就回我的故乡啊,凭什么不能实现?

其实,为什么不能呢?

首先自己回去就算能实现,人们的子女未必能认同。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要跟着发展更新换代。

70后那时候觉得家就是故乡,其实现在不论去哪里,城里还是村里,只要是新生活,就能成为新家。

其次是人们对于农村的观念其实往往更多停留在过去。

如今回到农村,会发现。

对子女养老的幻想。

70后认为可以回老家养老,一方面是有大量土地,可以重整开发出农田房屋来居住,还可以加上现在的农业科技,实现即使在农村生活得更好也不困难。

甚至很多人在年轻时就已经开始考虑,老了有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甚至还有猪牛羊羊吃,还有鸡鸭蛋下,以为这样就不犯难了。

其实不然,人们先不说种地养牲畜累不累,光是要老人花大量精力去学习如何种地养牲畜,人们就会想到,这任务难度其实相当大,因为时代变迁了么,人们只要拿着说明书,就能装出一个新的家来。

然而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大部分了,现在需要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实现好的产出。

而且人们又太过理想化了,70后的身体如今是真的没办法再做体力活儿了,而70后的小孩儿们又能不能帮扶父母,这就成了一件问题。

现如今的人基本上都只享受实用主义,不使用的话基本上不会亲自去做。

所以这所谓享受到自己重整出来的新家,很可能是人们制造出来的一纸空文了。

还有就是70后们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来养老,你对他付出再多,他也不会一定愿意在你老年时照顾你们。

70后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受益者,而非参与者。

现如今的人甚至都有父母不要操心他们结婚生孩子剩下其他事的发展,他们都能解决等等说法。

如果你还抱着指望孩子供养你的想法,不如脸皮薄一些,让孩子工作之后必须在身边养老。

多子多福大错特错。

还有一些见多识广的人容易多子多福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其实若真的多子多福,那些失独家庭为何会频频出现?

兄弟姐妹原本可以减少负担,还可以互相帮助,但是这样会浮现出来更大一个问题,就是当你有财富或者你的子女优秀的时候,家庭之间的羁绊会弱化到仅仅靠亲人之间的感情支撑,而剩下来的,却是大家对于你资产的贪婪与争夺。

人间冷暖无常,不可设想,就算人们之间团结统一相互帮助也是好意,但如果其中有人对资产产生觊觎或者有意图呢?

等到那时,说服和武力能做到吗?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每个细节,又怎么能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最好规划呢?

所以说兄弟姐妹之间经常不团结。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正常美满环境的,我们现在就不要想着父母分开财产怎么分才好,还有小孩儿间分钱的问题。

兄弟我都不愿意分给你,更别说什么兄弟姐妹一起帮扶咯。

对于兄弟姐妹之间关系,会被家庭中所影响。

中国社会下原本民风淳朴就使然,一个院子里都带着差不多方家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一起玩儿得更好,更团结才搬过去住的,没有太大问题最好是分开来发展,即使分开来了,也不会因为没有统一羁绊就让人团结成一个整体,相反有可能没事就希望一大家子能凑到一起共享财富。

即使是在兄弟姐妹关系较好的情况下,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不同,也会造成许多问题,有可能一开始不计较将来时间长了计较不可避免。

所以不能太指望自己的兄弟姐妹了,这也是常见情况,不能被异想天开的反面影响到自己的预期。

期待子女孝顺自己。

70后自己是不是孝敬父母的人呢?

对于自己的孩子,你又是怎么认识的呢?

你会不会认为,你有自己这样思想且行为的人品客观上就会导向这样培育子女?

其实这也会有一定比例,但并不是完全肯定的结果。

况且养儿防老原本就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但是这并不是唯一传统,还有许多人可能家里很穷很早就出去打工了,只知道好好挣工资,不知道挣钱之后要干什么,所以别人让他们买房子买车子都是摇头拒绝态度,下一个目标就是把儿女接来,不然他们承受不起,有能力承担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于是各奔东西,这些大多都是改革开放前说的。

这些老一辈人的思想并不一定能影响到新生代,有自己的思想才行,他们认为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会认为老人养老应该找服务机构等手段,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依赖于孩子身上,于是便又反过来影响了70后这一代和80后这一代,并且这一代认为没必要像父母一样攒钱养儿防老,也是没什么不好,但是这些都是小众观点,并不能成为主流绝对已经确定下来的结果。

生育多胎这样事情,如今想要再实现几乎是不可能了,如果一些父母想呢?

未必能够实现,但是哪种想法都是好的,他们有一种思想决策是否一定会影响到下一代呢?

其实并不一定,但是什么影响都有可能,这是概率事件,并不能完全否认或肯定。

本文来自热烈生活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900B2pVVgRcAV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3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3日

相关推荐

  • 有人说,生意不要做得太大了

    有一个事情,有一个涉案厂房,被拍卖,市场价1.3亿,拍卖的成交价才1.8万多一点。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刚刚上新闻的事情。所谓涉案厂房,就是这个厂房的主人或者公司,因为什么什么,被归公了。以前,也有大富翁犯案,进去了,出来之后,他们的动产不动产已经被拍卖了。这个涉

    2025-01-08 06:33:01
    98 0
  • 七十岁以后才明白,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七十岁以后才明白,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人生翻身的机会好多年轻时候拼搏过,跌倒过,总想着有朝一日能翻身成大名人。可是啊,到了七十岁,你才懂得“时过境迁”,好运不是随时都会来敲门的。就像老话说的,“命运就像打水漂,起落自己无法掌控”。所以啊,咱们要认命

    2025-01-07 09:36:02
    143 0
  • 四十岁以后,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四十岁以后,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事业:不要期待突如其来的飞跃四十岁,算是人生的中段,按理说该是事业上的黄金期。但别忘了,这时候我们的精力和动力可能没有以前那么足了,更重要的是,上有老下有小,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老话说得好,“人到中年万事休”,这个时

    2025-01-05 14:27:02
    41 0
  • 四十岁以后,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四十岁以后,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岁月悠悠,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跨过了四十岁的门槛。这是一个人生阶段的分水岭,多了几分从容与淡定,也多了几丝豁达与明了。四十岁以后,有些事情,我们不妨放下执念,别太在意,也别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很多时候,降低期望,反而能收

    2025-01-04 13:48:02
    44 0
  • 七十岁以后才明白,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七十岁以后才明白,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上了岁数,特别是过了七十岁这道坎儿,我才渐渐明白,人生路上有些事儿啊,还是得看淡些,别太较真,更别抱太大希望。毕竟岁月不饶人,该放的放,该忘的忘,日子才能过得舒坦。下面这五件事,就是我七十岁以后悟出的道理。 一、

    2025-01-03 20:48:01
    468 0
  • 七十岁以后才明白,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

    七十岁以后才明白,对以下五件事不要抱太大希望一、儿女永远孝顺都说养儿防老,可真到了七十岁以后,我才渐渐明白,儿女永远孝顺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老张年轻时在单位是个小领导,家里俩孩子,一儿一女,那时候计划生育抓得紧,可他和老伴儿咬了咬牙,顶着罚款的压力,也要儿

    2025-01-03 20:45:01
    3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