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僵尸片之前,“僵尸电影”在香港的恐怖片中是非常罕见的,几乎没有什么人拍过。
1980年,洪金宝自导自演了《鬼打鬼》,大哥大成为了80年代僵尸片的第一位推手。
洪金宝当年想要革新动作片的模式,在接下来的作品引入一些新元素,于是在拍摄《鬼打鬼》时,他找了林正英、钟发、午马等一班演员,一起研究如何把鬼片转型,结果就有了“僵尸”的模式。
《鬼打鬼》一经推出大获成功,之后由林正英主演的《僵尸先生》,直接将僵尸片推至巅峰,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香港僵尸片蜂拥而至,各路人马都投入到了僵尸片的拍摄中。
在这中间,有位被称作“港片中的一股清流”的文艺片导演,也未能免俗。此人正是王家卫。
看惯了王家卫电影中那些意境悠长的镜头和台词,那他写出来的恐怖片,是不是也会有鬼的大段独白?人在被吓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文艺而优雅?故事就要从1987年说起了。
那年,在新艺城担任编剧的王家卫,因为写剧本速度太过缓慢,并长时间无法交出一个完整剧本而被黄百鸣炒了鱿鱼。
同年,恰好邓光荣成立了影之杰公司,王家卫顺理成章加入了邓光荣的公司,与他一同加入的,还有他电影生涯上的一个重要拍档——刘镇伟。
当时由于僵尸片的走红,两人加入影之杰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拍摄一部僵尸片。
以刘镇伟为导演,王家卫为执行监制,两人共同担任编剧的幕后班底,就这样形成了。
当时两人并没有太多拍摄电影的经验,尤其是刘镇伟,是从财务公司转行到电影业,更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
不过两个电影新手也并不着急,反而借编写剧本的名义,每天在酒店的房间喝啤酒、吃汉堡,彻夜看球,不亦乐乎,剧本眼看遥遥无期。
一周以后,老板邓光荣忍不住了,打电话前来询问电影进展,两人这才紧张起来,开始连夜冥思苦想。
不得不说,王家卫和刘镇伟确实是有电影天赋的,一夜之间,他们已经想好了剧本,第二天将剧本故事讲给邓光荣听,居然也得到了充分认可。
后来电影筹备了一段时间,终于开拍,主角为张学友、许冠英。
这部电影也是张学友和王家卫结缘的开始,后来在王家卫的《旺角卡门》、《东邪西毒》等多部电影中,都有张学友的参演。
不过开拍第一天,电影小白刘镇伟就遇到问题,他完全不懂电影拍摄,当摄影师问他镜头是要35、45还是75、85的时候,刘镇伟只能尴尬地说:你帮我吧,我真的不知道。
王家卫、刘镇伟在《猛鬼差馆》片场
《猛鬼差馆》投资100万,上映后收得票房1100万,相当成功,于是就有了续集《猛鬼学堂》。
《猛鬼学堂》的剧本仍然是由王家卫、刘镇伟合力完成。
这一次,王家卫不甘于幕后工作,还在电影中客串了一个角色,这个没有带墨镜、表情浮夸的王家卫,已经是现在看不到的了。
《猛鬼学堂》票房同样上了千万,之后刘镇伟就沿用这个招牌,继续拍了《猛鬼大厦》。
这三部僵尸片,一脉相承,以诙谐幽默的桥段和恐怖氛围进行穿插,使观众们看起来很轻松。
《猛鬼大厦》剧照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王家卫早期的电影风格也是如此商业的。
因为这个僵尸片系列的良好成绩,于是邓光荣又放手让他拍了《旺角卡门》、《阿飞正传》,这才有了后来的文艺片大师“墨镜王”的诞生。
如今僵尸片已经成为了几乎绝迹的片种,但作为曾经香港电影的代表类型片之一,也是如此多的优秀电影人为之付出过心血的。
本文来自香港電影吧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995B2pVVgRRDVM.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