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这个“爱好”或难长寿,看完别再无所顾忌!

“人到中年一杯酒,化解忧愁和烦恼”,这是不少中年人的状态。甚至有些中老年人顿顿都离不开酒,特别是在我国有些地区流行“喝早酒”的习惯,每天早晨起来先喝一顿早酒。喝酒已成为一些人的“爱好”,甚至出现了酒精依赖,每天不喝酒总感觉不舒服、心里也难受、吃饭不香、睡眠不好。

“长寿因子”正在悄悄流失

2023年10月,一项研究发现:在 40 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日饮酒量与血清中的α-Klotho水平呈负相关。也就是每日饮酒越多,体内“长寿因子”α-Klotho的越少。

α-Klotho是一种人体的一种长寿抗衰蛋白,可以减轻衰老和疾病带来的有害变化。一旦α-Klotho的下降与许多年龄相关的疾病有关。这项研究选择了在2007-2016年数据库中的1.1万人,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当前中度和重度饮酒与血清α−klotho水平呈负相关,这表明日常饮酒会影响血清α-klotho水平,最终诱发衰老。

此前动物研究显示,通过增加小鼠血清的α-Klotho水平,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寿命,增强小鼠的突触功能和认知功能。并且α-Klotho对人体的衰老、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具有改善功能。因此,α-Klotho也被医学专家看作是一种衰老生物标志物。

一个喝酒的习惯,让癌症风险大增

刚刚说到我国一些地区流行早酒文化,早晨起来吃很少东西或者基本不吃东西空腹就喝酒。近日,《胃肠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空腹喝酒与胃肠道癌症风险进一步增加10%有关。喝酒本身就会导致多种癌症,而空腹喝酒还会进一步提升风险。

研究分析了34万人的数据发现,与随餐饮酒的人相比,空腹喝酒的人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增加了10%。其中胃癌风险增加了56%,肝癌风险增加了42%,直肠癌风险增加了17%。

此外,除了胃肠道癌症,空腹喝酒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之间都存在关联。因此,有“空腹喝酒”习惯的人一定要改改!

酒进入人体,会发生什么?

酒进入人体后的路线,可总结为:食道-胃部-小肠-血液,最后代谢排出。

刚开始,一口冰啤喝下肚,一小部分酒精会残留在口腔中,而大部分则会随着食道进入胃里。

接着,来到胃里的酒精,会刺激胃部的内层黏膜,促使其分泌消化液,大量的消化液从食道上涌,引起胃部灼热。

之后,胃里的酒精有少量会借着其自身具有的脂溶性特点,被胃黏膜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直达大脑,引起脑部血管扩张,产生神经兴奋,此时,大脑的抑制功能被关闭,人的自控能力有所下降。而剩下的大部分酒精则会被胃液稀释,随后进入到小肠中。

来到小肠的酒精,继续穿过小肠壁进入到血液中,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被送达身体各部分的器官和组织上,人体血液内的酒精浓度到达了高峰。

这个时候,身体在酒精的作用下,会出现发热、发汗的症状,人体的心率会逐渐上升,大脑在酒精刺激下会释放出更多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使饮酒者变得十分亢奋。

进入血液的酒精,大约有10%会通过人体的呼吸和流汗排出体外,而剩下约90%的酒精,只能进入肝脏中,等待进一步被分解的命运。

人体的肝脏是如何分解酒精的呢?主要是通过肝脏内酶的反应来进行,总共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肝脏中的乙醇脱氧酶,会将酒精分解为乙醛;

第二步,肝脏中的乙醛脱氧酶将乙醛分解成乙酸;

第三步,脱氧酶将乙酸进一步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之后被人体排出。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完成“酒精分解三部曲”,有些人体内的乙醛脱氧酶含量较少,所以在第一步酒精分解成乙醛之后,无法进一步将乙醛分解,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的乙醛会滞留体内,引起脸部泛红、恶心头晕的症状,乙醛还会穿过各种器官、组织细胞的细胞膜,进入到细胞的内部,从中破坏掉细胞核内的基因,留下“癌变”的隐患。

没想到,喝一次酒在人体内竟然会产生这么多的变化,那它又是如何让我们“断片儿”的呢?

酒精是怎样伤害肾脏的?

饮酒,会对肾脏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有的研究者称之为“酒精性肾损伤”

01

自由基

大量饮酒时,身体会产生一些副产物,比如自由基。

当人体无法迅速清除过量自由基时,就会发生氧化应激。这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脏也会被氧化应激伤害到。

02

细胞因子风暴

饮酒过量的人,血液循环中的内毒素水平更高,可导致“细胞因子风暴”。

这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的重要原因。埃博拉、新冠、非典等很多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正是引发了“细胞因子风暴”,触发免疫系统对身体的猛烈攻击,才导致身体招架不住。

而“细胞因子风暴”也能伤害肾脏,最终逐渐降低肾功能

03

肌肉损伤

过量饮酒还与一些肌肉损伤相关,比如,诱发坏死性肌病或酒精性横纹肌溶解症。而这类肌肉损伤和急性肾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04

损伤其他器官,间接伤害肾脏

酒精还会通过损伤其他器官(比如肝脏、肠道、骨骼肌、心血管等),来间接伤害肾脏。

有研究显示,长期大量喝酒的人,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更高,而心血管疾病又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酒精先是伤害了心脏,然后又间接害了肾脏!

来源: 约见名医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9d7B2pVVglUB1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8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8日

相关推荐

  • 温度升高 警惕害虫为害蔬菜绿色防控技术早安排

    来源:农业科技报 夜蛾类通用诱捕器近期气温加速上升,雨水增多,病虫害也逐渐开始活跃起来,如处理不当,从春季开始,有些虫害能持续到第二年,给作物造成巨大伤害。建议种植户做好防护,消除虫害。A 蔬菜春季常见害虫种类蚜虫经常为害蔬菜的蚜虫种类主要是桃蚜、瓜(棉)蚜

    2025-01-08 23:00:01
    129 0
  • 出借银行卡获利4万元!判刑!

    中国法院网讯(张媚)近日,湖南省华容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以被告人彭某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千元。2023年10月,彭某某为了非法获利,通过网络联系上线人员,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拍照发送给对

    2025-01-08 22:54:02
    1086 0
  • 雨凇、雾凇、冻雨分不清?看这→

    目前雨雪冰冻天气进入最强阶段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雪量大持续时间长,冻雨面积大中央气象台2月4日10时继续发布冰冻橙色预警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出现雨雪冰冻天气多地出现了雨凇、雾凇、冻雨的现象看起来都是冰晶树挂到底有何不同?知识点来啦雨凇雨凇指的是过冷却雨滴碰

    2025-01-08 22:51:02
    203 0
  • 中国科学家揭秘害虫蜂螨的“取食之道”

    螨害是公认的危害蜜蜂健康的最重要生物因素,其中,狄斯瓦螨(俗称大蜂螨)给全球蜂产业带来巨大损失;梅氏热厉螨(俗称小蜂螨)在亚洲危害严重,并有全球传播的潜在威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联合国内外高校对蜜蜂两种外寄生蜂螨的取食特

    2025-01-08 22:48:02
    444 0
  • 雨凇、雾凇、冻雨分不清?看这→

    目前雨雪冰冻天气进入最强阶段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雪量大持续时间长,冻雨面积大中央气象台2月4日10时继续发布冰冻橙色预警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出现雨雪冰冻天气多地出现了雨凇、雾凇、冻雨的现象看起来都是冰晶树挂到底有何不同?知识点来啦↓↓↓雨凇雨凇指的是过冷却

    2025-01-08 22:45:01
    506 0
  • 专家提醒:无意间危害国家安全,也会面临处罚

    提到国家安全,很多人会联想到间谍、特工、战争等,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实际上,“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的意思,而拓展到了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众多细分领域。那么,究竟何为国家安全?为什么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无意间做出危害国

    2025-01-08 22:42:02
    8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