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杯酒,化解忧愁和烦恼”,这是不少中年人的状态。甚至有些中老年人顿顿都离不开酒,特别是在我国有些地区流行“喝早酒”的习惯,每天早晨起来先喝一顿早酒。喝酒已成为一些人的“爱好”,甚至出现了酒精依赖,每天不喝酒总感觉不舒服、心里也难受、吃饭不香、睡眠不好。
“长寿因子”正在悄悄流失
2023年10月,一项研究发现:在 40 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日饮酒量与血清中的α-Klotho水平呈负相关。也就是每日饮酒越多,体内“长寿因子”α-Klotho的越少。
α-Klotho是一种人体的一种长寿抗衰蛋白,可以减轻衰老和疾病带来的有害变化。一旦α-Klotho的下降与许多年龄相关的疾病有关。这项研究选择了在2007-2016年数据库中的1.1万人,研究发现中老年人当前中度和重度饮酒与血清α−klotho水平呈负相关,这表明日常饮酒会影响血清α-klotho水平,最终诱发衰老。
此前动物研究显示,通过增加小鼠血清的α-Klotho水平,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寿命,增强小鼠的突触功能和认知功能。并且α-Klotho对人体的衰老、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具有改善功能。因此,α-Klotho也被医学专家看作是一种衰老生物标志物。
一个喝酒的习惯,让癌症风险大增
刚刚说到我国一些地区流行早酒文化,早晨起来吃很少东西或者基本不吃东西空腹就喝酒。近日,《胃肠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空腹喝酒与胃肠道癌症风险进一步增加10%有关。喝酒本身就会导致多种癌症,而空腹喝酒还会进一步提升风险。
研究分析了34万人的数据发现,与随餐饮酒的人相比,空腹喝酒的人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增加了10%。其中胃癌风险增加了56%,肝癌风险增加了42%,直肠癌风险增加了17%。
此外,除了胃肠道癌症,空腹喝酒和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之间都存在关联。因此,有“空腹喝酒”习惯的人一定要改改!
酒进入人体,会发生什么?
酒进入人体后的路线,可总结为:食道-胃部-小肠-血液,最后代谢排出。
刚开始,一口冰啤喝下肚,一小部分酒精会残留在口腔中,而大部分则会随着食道进入胃里。
接着,来到胃里的酒精,会刺激胃部的内层黏膜,促使其分泌消化液,大量的消化液从食道上涌,引起胃部灼热。
之后,胃里的酒精有少量会借着其自身具有的脂溶性特点,被胃黏膜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直达大脑,引起脑部血管扩张,产生神经兴奋,此时,大脑的抑制功能被关闭,人的自控能力有所下降。而剩下的大部分酒精则会被胃液稀释,随后进入到小肠中。
来到小肠的酒精,继续穿过小肠壁进入到血液中,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被送达身体各部分的器官和组织上,人体血液内的酒精浓度到达了高峰。
这个时候,身体在酒精的作用下,会出现发热、发汗的症状,人体的心率会逐渐上升,大脑在酒精刺激下会释放出更多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使饮酒者变得十分亢奋。
进入血液的酒精,大约有10%会通过人体的呼吸和流汗排出体外,而剩下约90%的酒精,只能进入肝脏中,等待进一步被分解的命运。
人体的肝脏是如何分解酒精的呢?主要是通过肝脏内酶的反应来进行,总共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肝脏中的乙醇脱氧酶,会将酒精分解为乙醛;
第二步,肝脏中的乙醛脱氧酶将乙醛分解成乙酸;
第三步,脱氧酶将乙酸进一步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之后被人体排出。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完成“酒精分解三部曲”,有些人体内的乙醛脱氧酶含量较少,所以在第一步酒精分解成乙醛之后,无法进一步将乙醛分解,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的乙醛会滞留体内,引起脸部泛红、恶心头晕的症状,乙醛还会穿过各种器官、组织细胞的细胞膜,进入到细胞的内部,从中破坏掉细胞核内的基因,留下“癌变”的隐患。
没想到,喝一次酒在人体内竟然会产生这么多的变化,那它又是如何让我们“断片儿”的呢?
酒精是怎样伤害肾脏的?
饮酒,会对肾脏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有的研究者称之为“酒精性肾损伤”
01
自由基
大量饮酒时,身体会产生一些副产物,比如自由基。
当人体无法迅速清除过量自由基时,就会发生氧化应激。这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脏也会被氧化应激伤害到。
02
细胞因子风暴
饮酒过量的人,血液循环中的内毒素水平更高,可导致“细胞因子风暴”。
这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的重要原因。埃博拉、新冠、非典等很多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正是引发了“细胞因子风暴”,触发免疫系统对身体的猛烈攻击,才导致身体招架不住。
而“细胞因子风暴”也能伤害肾脏,最终逐渐降低肾功能
03
肌肉损伤
过量饮酒还与一些肌肉损伤相关,比如,诱发坏死性肌病或酒精性横纹肌溶解症。而这类肌肉损伤和急性肾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04
损伤其他器官,间接伤害肾脏
酒精还会通过损伤其他器官(比如肝脏、肠道、骨骼肌、心血管等),来间接伤害肾脏。
有研究显示,长期大量喝酒的人,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更高,而心血管疾病又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酒精先是伤害了心脏,然后又间接害了肾脏!
来源: 约见名医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9d7B2pVVglUB1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