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公证继承追溯期有多久?

公证继承的因素期是三年。如果是想要对公正的遗产进行追溯,通常都是由继承人来进行追溯。通常是从继承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继承相关的权利被侵犯的那一天。但是不会超过20年的。

一、遗产公证继承追溯期有多久?

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公证书的有效期一般分为哪些情况?

1、公证书中未规定的,有效期由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单方规定,公证处一般不作规定。一般民事类公证如出生公证、公证、亲属关系公证、学历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等就属于这一类。申请人应该注意向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咨询公证书的有效期;

2、公证书中被证明的法律行为或文书规定了有效期的,公证书的有效期和其一致。如一份《委托书》中规定的委托期限为三个月,那么该《委托书》的公证书的有效期限也为三个月。

3、公证书中被证明的法律行为或文书也没有规定有效期,但是该法律行为或文书存在不确定状态的,公证书的有效期视具体情況而定;如经公证的合同,合同双方后来协议解除了合同,那么该合同的公证书就归于无效了;又如经公证的,因为赠与双方没有及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后来赠与人死亡,无法过户,赠与合同落空,赠与公证书也无法使用。

因此如果是对一份遗产进行了公证,而遗产公证之后,继承人想要对这份遗产进行追溯,是有三年时间的。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发起诉讼的时间,因为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之内才可以进行追溯,但如果是事发突然,那么最长的追溯期是20年。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a03C2pWUANQDV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故意伤害刑事追溯期为多久?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刑事追溯期为多久,故意伤害罪的是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

    2024-12-11 03:23:25
    60 0
  • 追回被骗的钱期限(法律规定、有效期、追溯时间、救济时限)

    追回被骗的钱期限在当今社会,诈骗犯罪日益猖獗,许多人不幸成为骗子的受害者,损失了大量财产。追回被骗的钱成为了受害者们的追求,而追回被骗的钱期限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确立追回被骗的钱期限对于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至关重要。首先,追回被骗的钱期

    2024-12-11 02:42:01
    38 0
  • 非法集资债务追溯期(非法集资民事追偿如何处理)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非法集资债务追溯期的问题带来帮助。 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有三年,当事人需要在诉讼时

    2024-12-11 02:38:05
    41 0
  • 会计估计变更需要追溯调整吗

    律师解答 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追溯调整。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法律依据 《会计法》第九条 各单位

    2024-12-11 01:21:01
    40 0
  • 条码采样追溯系统合同范本(热门65篇)

    条码采样追溯系统合同范本 第1篇 甲方(供货方):XXX 乙方(购货方):XXX 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关系,甲乙双方本着共同发展,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原则,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 、供货品类、规格、价格 名称 规格类别

    2024-12-10 22:40:56
    35 0
  • 加班费可以追溯几年(加班费最长追讨期国家规定)

    主张加班费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

    2024-12-10 21:23:24
    2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