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在哪(监视居住的执行程序)

成都律师谈刑事诉讼中的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一、拘传   

公检法均可以决定和执行   

1.1对象:未被羁押的嫌疑人、被告人,不包括单位犯罪的诉讼代表人  

1.2程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签发拘传证。  

1.3执行:辖区外应当通知当地机关协助,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出示拘传证。抗拒的可使用械具,强制到案。   

1.4拘传时间:拘传应当立即询问;一次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拘留、逮捕的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两次拘传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2小时。

二、取保候审   

2.1决定机关:公检法分阶段均可决定或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保证金数额。   

2.2执行机关:一律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2.3适用情形:《刑诉法》第六十五条 人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4取保候审方式: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与保证金保证。   

2.4.1保证人方式。   担任保证人的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没有被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保证人的义务:监督被取保人的义务;被取保人违反规定时及时报告义务。   保证人的责任:行政责任:罚款1000-20000元。刑事责任:协助逃匿、明知藏匿地点而拒绝提供的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4.2保证金方式。   金额:起点为1000元,上不封顶。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   

2.5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2.5.1法定义务: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2.5.2酌定义务: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会见或通信;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交执行机关保存。   违反义务的后果: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采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犯新罪的:执行机关(公安)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对新罪的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保证金。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   

2.6取保候审程序   

2.6.1申请主体:嫌疑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  

2.6.2决定主体:按阶段分别由公检法机关决定。  

2.6.3期限:12个月。三个机关可以分别计算12个月,同一机关再次决定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期限应当连续计算。

  三、监视居住   

3.1适用情形:公检法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六)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3.2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住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家庭成员、辩护律师除外);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驾驶证交执行机关保存。   

3.3违反义务的后果: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3.4监视居住的程序:   

3.4.1执行机关:公安机关。   

3.4.2期限:6个月,公检法机关分别计算,各可以决定6个月。   

3.4.3执行处所:应当在嫌疑人、被告人的住所执行。   

3.4.4下列情形之一可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一)无固定住所的;   (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在指定居所执行。

3.4.5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以内,将监视居住的原因和住所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a05C2pQUARSD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监视居住折抵刑期的规定是什么

      【导读】一、监视居住折抵刑期的规定是什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但是,在犯罪嫌疑人、被   一、监视居住折抵刑期的规定是什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

    2024-12-11 04:05:01
    77 0
  • 监视居住要判刑几年以上

    律师解答www. 监视居住与刑期长短没有必要联系。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如果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后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构成犯罪的,那么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并同时被监视居住的当事人和有关单位。 只有在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

    2024-12-11 03:27:41
    50 0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哪里执行

      【导读】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哪里执行检察机关应当指定除场所、专门办案场所之外的场所监视居住,指定居所要便于监视、管理,符合办案安全要求,并具备正常的休息和生活条件。一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哪里执行   检察机关应当指定除场所、专门办案场所之外的场

    2024-12-11 03:18:53
    47 0
  • 监视居住12个月能抵刑期吗(监视居住4个月可以抵多少刑期)

    主要是看监视居住的场所。1、在家监视居住,不能抵刑期;2、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 监视居住会抵刑期吗 主要是看监视居住的场所。 1、在家监视居住,不能抵刑期; 2

    2024-12-11 02:51:38
    53 0
  • 什么是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的意思是符合法定监视居住的犯罪分子在指定场所执行刑罚。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为六个月,其期限可折抵刑期,标准是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抵刑期一日。 监视居住是什么意思 一、监视居住是什么意思 监视居住的意思是:对符合法律规定的监视居住条件的人在住处或被指

    2024-12-11 02:51:38
    43 0
  • 法院办理监视居住次数(监视居住属于限制人身自由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监视居住次数是有限制吗,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的问题带来帮助。 监视居住次数是

    2024-12-11 02:51:38
    4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