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赋予公民处置个人财产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遗嘱的形式,把财产送人,送给国家,或者留给继承人。
现行《继承法》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一份遗嘱要合法有效,必须具备合格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
遗嘱人须有遗嘱行为能力;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不得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若采用自书遗嘱的方式,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全文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制作的年、月、日。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在场见证即具有法律效力。
在形式上有瑕疵的遗嘱是否有效,根据《执行继承法的意见》规定,继承法实施前订立的,形式上稍有欠缺的遗嘱,如内容合法,又有充分证据证明确为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遗嘱有效。
因此,立遗嘱人写好了遗嘱,满足了上述条件即可,并不需要办理公证。
但是经过公证的遗嘱,在司法实践当中被采信的程度也是在这几种遗嘱形式中最高的。
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在遗嘱的效力上, 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建议可以采用公证遗嘱的方式。来不及公证的,建议把遗嘱裱起来,至少不会被其他人轻易撕掉或吃掉。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a14C2pQVwZcBV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