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刑拘一般多久可以取保出来(刑事拘留的司法解释)

人一旦被抓,也就是刑事拘留了。拘留之后,在24小时之内会被送到看守所内羁押。(如果公安机关超过24小时并未移送到看守所羁押,涉嫌程序违法)

亲属、朋友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的,根据《》的规定,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0天。但是,拘留之后报请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期限是7天,因此实际拘留的最长期限是37天(30+7)。

在这漫长的37天的拘留期内,公安不会闲着没事,程序继续往下走,公安在这期间内会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

一般情况下,公权力行使相对比较谨慎,哪里敢随随便便抓人呢。所以公安一开始的拘留必定是掌握了初步的证据。

这个时候检察院批捕了。家属收到了检察院的批准逮捕通知书。

此时,人,继续呆在看守所里。从这时候起,为了掌握更充分的证据,公安开始了更为细致、全面的侦查。

侦查期限一般是两个月,但就涉嫌较严重的案情而言,经过上级人民检察院的批准,侦查期限最长可达7个月(2+1+2+2)。

侦查过后,案件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一般期限是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15日。若检察院认为需要,会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应在1个月内完毕。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检察院,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若检察院用尽两次退回补侦的权力,则案件从第一次移送到检察院起算,再到检察院将案件移送到法院审理,其间最长有6.5个月(1.5+1+1.5+1+1.5)。

法院接到检察院移送的审查起诉案卷,将在7天内审查决定是否立案。法院受理立案之后,一审审理案件的期限一般是3个月,特别重大的案件,还可以延长3个月。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法院可以延期审理的,延期审理不得超过两次,补充侦查时间为1个月,完毕后审理期限重新计算。因此案件若算到一审作出判决需要20个月(3+3+1+3+3+1+3+3)。

换句话说,如果检察院和法院在审查起诉和审理的过程当中,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继续补充侦查的,都可以退回补充侦查,并且都有两次补侦的机会。其中法院审理过程中,检察院作为“上菜者”如果认为菜做的不好,可以建议法院退回补充侦查,法院一般不得否决。

一审判决作出之后,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二审开庭前,检察院有一个月的不计入审理期限的阅卷时间。二审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符合条件时可以延长二个月。因此,二审阶段的最长羁押期限为5个月(2+2+1)+10天。

以上情形是二审直接作出了判决,若二审没有作出判决,而是发回重审了,则一审判决尚未生效,那么嫌疑人依然在看守所羁押,这时案件回到一审法院,案件需要一审法院重走一遍程序,按照上面的分析,一审法院作出判决需要20个月时间。一审结束,案件又进入二审,二审阶段审结的需要5个月+10天时间。换句话说,当案件发回重审的,法院作出判决仍旧还需要花25个月+10天。

然而,案件不一定会拖到最长的期限,公检法在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时,也会很快地推进案件。但是,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如果案件复杂,侦查、起诉、审判所有程序均按照最长期限计算实际羁押期间:实际拘留期限37天,侦查期限7个月,审查起诉6个半月,一审判决作出20个月,二审直接审理的5个月总共39个月(3.25年)之久;若二审发回重审的需要25个月多合计64个月(5.3年)之久。

行文至此,一言以蔽之—“一进看守所深似海”。从戴上镣铐那一刻起,理论上意味着最长即将在看守所里要呆上3到5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热点新闻事件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嫌疑人一关就是好几年,普罗大众若从最朴素的正义观出发,可能会本能地认为是不是有什么“猫腻”,都还没判决关这么久是不是被冤枉了。质疑精神总是好的,但本文的分析进路展示出这一切都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规定的合法的羁押时长。

以去年的热点新闻事件为例。吴亦凡在2021年7月31日因涉嫌强奸罪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2021年8月16日,北京朝阳检察院批准逮捕吴亦凡。2022年6月10日,吴亦凡案一审开庭。可以看出:吴亦凡拘留到一审开庭,在看守所羁押将近一年的时间,而这还仅仅是一审开庭时间,目前流出的消息来看,并不知道该案一审何时宣判,是否还有二审等等。

当然,看守所呆了一般也不是“白呆”,当事人被羁押了3到5年,被判决实刑之后,是可以进行折抵的。

关押在看守所的时间可以折抵、拘役和管制的刑期,不能折抵无期徒刑、死刑的刑期,也不能折抵缓刑考验期。当事人最终被判决拘役、有期徒刑的,先前羁押一日可折抵拘役、有期徒刑刑期一日;判处管制的,先前羁押一日可折抵管制刑期两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以说没有什么比失去自由更让人难受的了。劝列位将其权当饭后谈资就好,倒也不必深谙其中规则。真的到了身陷囹圄那一刻,当事人需要的也不是这些知识,而是一个精通法理人情的律师,在侦查阶段尽早和当事人沟通,做到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都可以提起,但是《刑诉法》赋予这个权利,不意味着可以取保候审。程序越往后,案件证据越多,和公权力对抗的意味越强烈,顺利取保候审的难度则越大。因此,“兵贵神速”,在嫌疑人被拘留起的37天内,律师尽早做到和公安机关沟通,提起取保候审,案件往后当事人即便被批准逮捕了,当事人也已经处于“自由身”。而不是嫌疑人已经被逮捕了,在看守所里呆了很久了,家属才被告知只能委托律师进行会见,这个时候再想办法取保的难度已经升了一个level,这场“诉讼战争”此时已经落于下风了。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addC2pRVQFSDVQ.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诈骗罪被取保候审被判刑几率大吗

    诈骗罪被取保候审后被判刑的几率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结束,而是在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审判,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限制,如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不得接触特定的人员等。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配合调

    2024-12-11 04:02:27
    58 0
  • 已经被逮捕了,还可以取保候审吗

      【导读】一、已经被逮捕了,还可以取保候审吗逮捕之后正常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因为逮捕的条件是嫌疑人有危害社会的可能,所以才予以逮捕,因为不适合取保或者监视居住的条件。但是如   一、已经被逮捕了,还可以取保候审吗   逮捕之后正常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因为逮捕

    2024-12-11 04:01:00
    53 0
  • 取保候审期间无犯罪记录证明怎么开具

    律师解答www. 取保候审期间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由被取保候审人向户籍地或者居住地 公安机关申请查询本人犯罪记录,未发现申请人有犯罪记录的,应当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

    2024-12-11 03:59:14
    74 0
  • 取保期间又被行政拘留怎么办(取保期间行政拘留怎么处理)

    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变更强制措施,可以取消取保候审的决定,并且要没收保证金。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还要出具保证书,在取保候审期间要做到随传随到,不能随意离开居住地。 取保期间又被行政拘留怎么办 取保候审期间被行政拘

    2024-12-11 03:59:12
    49 0
  • 诈骗罪取保了还会实刑吗?判几年刑期?

    诈骗罪取保了是否还会判实刑,取决于多种因素,取保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的最终结果,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的情节、数额、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例如诈骗数额较小、初犯偶犯、积极退赃退赔等,法院可能会判处缓

    2024-12-11 03:55:14
    60 0
  • 诈骗罪取保了还会实刑吗?判几年刑期怎么办?

    诈骗罪取保了是否还会判实刑,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取保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结束,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羁押犯罪嫌疑人,如果在取保期间,犯罪嫌疑人没有违反取保的相关规定,并且案件的证据确凿,那么可能会被判处实刑。刑期的判决则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和法律规

    2024-12-11 03:55:14
    5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