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工具小结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桥梁的长度、承受能力等方面,致使其建设开始像复杂化和大跨度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根据交通的建设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使桥梁的建设环境更加复杂,同时施工难度也随着增大,施工风险和安全施工也逐渐变多。所以,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与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多种评估工作和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桥梁施工过程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运用和分析。
一、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是风险评估的发源地,出现以后已经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一件事情出现危险的概率和造成失败的可能性是风险的含义,然后,另一含义是指事件风险造成的问题和其对周边的影响[1]。现阶段,在桥梁施工领域中,风险的意义是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造成事故结果的乘积。而工作人员运用的桥梁施工中的风险是指,在建设桥梁的过程中,桥梁可能会产生的破损程度和造成不良结果的可能性。
二、桥梁施工风险评估
桥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事故的概率以及还会造成的后果和损失是风险评估和评价。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性和定向两个方面评价风险,所以首先要对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找出其评价方向和关注点,并以此为依据找出定量评价,并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基础,险评估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风险评估的事故分析
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事故是其风险主体,风险评估的基础是收集桥梁事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总结。在施工中可以根据连续桥梁悬臂浇筑的施工特色、文献资料、媒体播报和专家调查研究,并对一系列桥梁施工的事故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其事故风险类型[2]。对事故的出现原因和发展方向进行事故致因理论的分析研究中,统计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这些做法奠定了风险评估工作和风险事件的分析的基础。
(二)风险评估的模型分析
因为事故的造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所以有关于风险评估的逻辑关系也是很难分析的。风险评估的具体构成有五个方面:基本事件(最简单的原始事件);初始事件(关于正常系统功能的偏离);后果(初始事件发生变化的结果);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费用(损失的具体价值)。根据对这个模型的程序进行分析,简单的原始事件可以当作是模型中的基本事件,模型中的初始事件其实是上一次的事故事件,具体模型如下图,在风险评估中,需要对系统可能产生和各组事件和总损失进行考虑。
(三)风险评估的综合分析
在对桥梁施工进行划分是,要运用桥梁施工的风险识别,表上作业法的运用,可以对整个工程施工的风险情况进行识别,找出风险评估的研究主体[3]。如今以悬臂梁浇筑施工为例,分析和说明风险评估,该施工阶段模板施工、钢筋施工和混凝土养生和浇筑是其主要工作。
(四)风险评估的结构分析
桥梁的受力状态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构的受力特点可以根据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来保障。在大型的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想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结构受力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可以对工程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支持风险事件的识别工作。例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底板崩裂的风险事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识别,如果工程的过早脱落底板、预应力偏位和混凝土强度不足等事件,都可能使底板崩裂的现象发生。
(五)风险评估的管理分析
要想将风险的影响降低,风险回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用比较其他事件的风险和获利情况,但是这种风险回避的方法,使工程失去了获得大量利益的机会。在风险识别阶段,目标的发现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管理者很难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风险的控制,造成财产和人才的大量损失。所以在运用风险回避这个方法之前,需要对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认识。回避风险这种普通的、有效的方法,拥有一定局限性,因为不能一直回避风险,而且在回避风险的过程中,很难防止新的风险产生。
三、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定法和层次分析法时当前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下面对这三种方法的作用和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4]。
(一)德尔菲
专家给出的意见,被称为德尔菲法,通常情况,通过一个专门的专家,一般有4-8个施工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构成。然后开展专家会议,并在会议中尽可能的对工程施工环境和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各个专家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总结,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在进行意见讨论时离散程度过高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通过与专家小组的合作,项目负责人能够在施工中避免很多风险,并且将施工中风险因素的定义类型、风险范围进行总结,作为下一次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5]。在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影响评估时,每个专家都应该提出自己独到的想法,并将有问题的风险因素作为讨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说明,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提出对别人的意见,可以运用匿名的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公开讨论的方法也经常被采用。最后将小组内所有专家的意见进行整合和记录,得出对桥梁建设有利的结果。
(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数学方法处理模糊性的现象的方式就是模糊数学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事件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根本上讲,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差异的不确定性是模糊性的来源[6]。这种模糊性还能运用在数学中,发展模糊数学,其拥有非常严格的理论体系,所以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种利用牧户数学的理论体系对桥梁施工建设的多个方向记性综合评价的方式就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其普遍以模糊集为建立基础,还能够同时满足多个方面,多个等级体系的要求。
(三)层次分析法
AHP是层次分析法的简称,这是根据国外学者根据决策分析的方法,提出的一种用于系统分析的手段。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如今层次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政治、技术等方面,并拥有了很好的成效,层次分析法能在对桥梁风险评估和决策的过程中,这种方法能够满足风险决策的施工需求。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程序是,找出施工过程中问题涉及的主要影响条件,然后将这些条件按照一定规律组建成模型形式,然后运用这个模型对在桥梁施工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各个条件的相对重要性。
结束语:
本文对桥梁施工风险评估与方法的研究,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工作产生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方便在施工中进行各种问题的处理,并在实践中,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使桥梁施工建设质量能够得到评估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俊松.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2(6):234-236.
[2]杨独.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和风险评估[J].北京交通大学,2010(6):103-104.
[3]付彦超.大型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郑州大学,2012(4):145-146.
[4]宋刚.T形刚构桥水平转体施工控制及施工风险评估研究[J].长安大学,2011(5):167-168.
风险分析工具小结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桥梁施工,安全评估,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Security risks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ridge has been the focus of supervision industry security. Establish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of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risk estimate, can enhance security risk awareness, keep a major workplace accidents. This article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assess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tual cas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bridge construction, safety assessment, measures
1.概述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
评估的重要性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寻找、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及建议。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铜南宣高速公路复工阶段缺陷修复及变更设计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各合同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1],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评估内容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
总体风险评估是在桥梁和隧道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或隧道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专项风险评估是当桥梁或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过程
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风险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1)成立专项评估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其中小组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
(2)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和标准,了解同类工程的事故情况;
(3)现场查勘评估对象的地理、水文、气象条件,收集工程建设有关资料。
2)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若有),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
3)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4)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
(2)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
(3)对风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
5)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监控、预警措施及应急预案[2]。
风险评估方法
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
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与指南解析》推荐的桥梁施工总体风险评估方法,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主要考虑桥梁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评估指标[3]。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A1+A2+A3+A4+A5+A6,其中,
A1指桥梁建设规模所赋分值;
A2指工程所处地质条件所赋分值;
A3指工程所处气候环境条件所赋分值;
A4指工程所处地形地貌所赋分值;
A5指桥位特征所赋分值;
A6指施工工艺成熟度所赋分值。
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赋分值应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定,数值应取整数。评估指标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减,同时风险分级标准也须进行相应调整[4]。计算得到总体风险值R后,对照下表确定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
表2-2-2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
风险等级 计算分值R
等级Ⅳ(极高风险〕 14分及以上
等级Ⅲ(高度风险) 8-13分
等级Ⅱ(中度风险) 5-8分
等级Ⅰ(低度风险) 0-4分
对总体风险等级在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桥梁工程,纳入专项风险评估范围。评估小组应根据总体风险评估情况,提出专项风险评估中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源。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工程,视情况确定是否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3.安全评估案例
某桥梁工程概况
(1)交通运输情况
本线所经地区地表水系属长江水系,地表和地下水丰富。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沿线部分工点的水质分析资料可知,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本线路靠近国道,施工机械、物资等均可由国道引入施工现场,交通方便。公路自然区划为属Ⅳ3、Ⅳ5区长江中游平原中湿区、江南丘陵多湿区。
(2)地形、地质条件
项目沿线为沿江丘陵平原区,由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两个个微地貌形态组成。本标段无不良地质情况。区域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分区,工程沿线出露的地层为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地层,缺失前志留系地层,岩浆活动强烈,分布广泛,主要为燕山晚期形成,主要岩体有:高岭刘岩体。本项目内的褶皱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早期凹陷盆地也较发育。褶皱轴向为北东向,背斜则相对紧密,向斜及坳陷盆地多开阔。
(3)气候
本项目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是: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集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1280-1370,降雨年季、年内分配不均,年最小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2100,一日最大降水量为。
(4)地震
根据多年地震资料记载,评估区内未发生破坏性地震。评估区主要受中强地震影响所致。评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相对比较低,属于弱发震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属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地震动峰加速度分区为(地震烈度Ⅵ度区),桥隧构造物按Ⅶ度设防。
该桥梁总体风险评估
表3-2-1桥梁总体风险评价情况[5]
评估指标 分类标准 标准分值 在建工程实际情况 评估
分值
建设规模(A1) 单孔跨径LK (总长L)超过或达到国内外同类桥型最大单孔跨径LK(总长L) 6-8 桥梁全长336米,单孔跨径30米。 1
风险分析工具小结总结 第3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引言
桥梁工程施工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桥梁的结构更加复杂,加上桥梁施工环境大多比较恶劣,都为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对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是降低风险、减少施工事故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常见的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及评估方法进行简单介绍,结合实例分析风险识别评估的过程,仅为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识别法
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估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故障树分析法的多余量较多、难度较大,对于分析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分析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逻辑运算能力,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下文结合桥梁工程的具体施工特点,介绍一种综合性的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事故总结、结构分析、现场调研以及专家调查四部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桥梁工程基础数据库,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实际的事故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善于将类似桥梁工程发生的安全事故总结起来,并进行详细分析,为本次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这一内容即事故总结。桥梁工程多种多样,结构形式各不相同,不同桥梁结构选择的施工方法自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产生的风险也各不一样,因此风险识别过程中工作人员要能够对整个桥梁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及时发现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尽可能降低或者消除风险。现场调研对于风险识别至关重要,工作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自然气候进行详细了解,对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跟踪调查,总结桥梁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专家调查对于风险识别工作而言十分重要,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能够及时发现桥梁施工中各种潜在的风险。
2桥梁施工风险分级评估法
桥梁工程十分复杂,施工方法众多,风险评估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的方法进行评估往往不够全面,下文简单介绍一种分级评估方法,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将风险源分为三个级别,具体的评估过程中首先通过专家调查法、专家评议法等简单的评判方法对风险源进行评判,明显较低的评判为低度风险,其余风险源进入二级评判,二级评判中通过LEC等精度较高的评判方法对进入二级评判的风险源进行评估,风险较低的定为中度风险,剩余风险源进入三级评判,三级评判主要通过风险矩阵法等高精度的评判方法对这些风险源再次进行评估,风险较低的定为高度风险,较高的则为极度风险,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分层分级的评估方法中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评估方法的优势,保证了风险源评估的精准度,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实用性较强。
3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实例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大桥的主桥长度为,跨度为(80+145+8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使用挂篮悬臂进行浇筑,悬臂浇筑的流程如下所示:0号段浇筑拼装挂篮1号段浇筑挂篮前移调整锚固,箱梁的每个“T”结构都分为18段,每一个梁段都采用这一步骤,全部浇筑完成之后将挂篮拆除,最后合龙。
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过程
事故总结为了能够更好地识别施工阶段的各种风险,本文针对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的特点,搜集了许多连续梁桥施工有关的桥梁事故,共汇总了14个风险事件,其中包括钢筋工程质量事故、预应力锚具破碎夹片锚弹出、墩梁临时固结失效、施工支架失效、合龙段高差不合格、挂篮浇筑时坍塌事故、挂篮拆除时事故、通航船舶撞击桥墩事故、立柱模板倾倒、施工现场触电事故、施工现场机械伤害事故、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风引起的事故、施工对周边居民安全影响,汇总完成之后对事故的原因及发展的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统计了事故的损失,为后期的风险识别及评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结构分析通过结构分析,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详细了解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然后才能够针对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本次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对大桥施工过程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详细了解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受力情况,为后期的风险识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调研现场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地的自然气候、地质地貌、水环境、施工现场的管理情况、技术条件等等,经过分析调查显示,该桥梁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季气候温暖、多雨,夏季干热,秋冬季节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为℃,历年最高气温为40℃,最低气温为℃,6~8月份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0mm,夏季暴雨比较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桥梁所在地属于构造侵蚀丘陵地貌,整个河谷呈现“V”字形,地表水系发育,河道内水流量较大,且长期流水,最深可以达到31m,桥位区设计洪水位为,通航水位为205m,施工水位为188m,没有发现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本次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比较合理,涉及的施工机械装备十分齐全,施工单位在桥梁施工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施工技术条件良好,施工现场管理也符合相关工程标准,没有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实地调研之后发现本次施工可能存在着施工现场人员淹溺事故、暴雨引起的事故、连续阴雨引起的事故、雷暴引起的事故、大雾引起的事故、高温引起的事故、桥梁施工对通行船舶安全的影响、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洪水引起的事故等风险事件。专家调查本次风险识别评估邀请9位桥梁设计、施工、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结合大桥的勘察、设计、施工组织等等资料,共总结出18个风险事件,比如纵向预应力管道堵塞、预应力筋张拉伸长量偏差过大、锚固端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偏移、沿纵向预应力管道裂缝、悬臂浇筑时主梁标高异常波动、箱梁顶板浇筑质量不合格、钻孔桩塌孔、钻孔桩钢筋笼偏斜等等。
施工风险综合评估
所有的施工风险识别完成之后,采用分层分级评判方法对各个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最终得出各风险源,以悬臂梁浇筑施工为例,该阶段的施工风险事件共有23项。使用LEC方法对风险事件评判,其中L指的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指的是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指的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后果,风险分值以D表示,D值大小与风险高低呈正相关。二级评判显示,D值小于70,表示风险可以接受,D值大于70,进入三级评判。三级评判中使用风险矩阵法对风险事件进行动态估测,评判结果显示挂篮浇筑时坍塌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具体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为高度风险事件,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
4结语
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种风险事件,为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桥梁质量,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风险识别及评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桥梁施工阶段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进行了简单介绍,仅为类似工程风险识别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袁鹏飞.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8(5):189-190.
[2]李金刚,孙新亮.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3]吴永锋.浅析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
[4]霍东发.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识别的综合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3).
[5]段超.桥梁施工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219.
[6]欧阳心和,李志勇,郑祖恩,等.桥梁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识别与评估方法[J].公路工程,2013,38(5):30-33.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b3cC2pQUQldA1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