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主体是人还是公司

一、

合同主体是人还是公司

  合同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

  1.合同中的主体,即合同相对人,是指与另一方成就合同关系的对应人,或利害关系互存的对立人。

  2.根据《中华人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合同则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只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都可以作为合同主体参与合同关系。

二、

履行合同的基本原则

  履行合同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一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履行期限、履行地点、适当的履行方式等,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这一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遵守交易习惯,不得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不仅应当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而且还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协助对方当事人履行其债务。

  这一原则强调合同双方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

  

三、

情势变更对合同影响

  1.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使合同成立的基础发生变化,如继续履行合同将会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

  2.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的内容或者解除合同,以消除不公平的后果。情势变更的实质,乃是诚实信用原则之具体运用。

  3.这一原则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在遇到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等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情况时,能够公平合理地处理合同关系,避免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

  你还想了解合同法的哪些知识?欢迎留言提问,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学习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让律飞侠成为你的法律小助手。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bbbC2pRUAJSAV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拼多多企业店铺变更法人怎么办(拼多多个人店铺变更主体的办法)

    拼多多店铺主体变更如何处理?拼多多店铺升降级包括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本次我们就为大家介绍拼多多店铺主体变更&升降级问题处理方法,帮助商家解决疑惑。场景一:主体变更(一)个人店入驻人更换处理方法:目前不支持更换入驻人,若涉及入驻人去世需要继承店铺,可按以下流

    2024-12-11 05:17:04
    93 0
  • 淘宝分销主要以什么为主体(常见的三种分销方式)

    淘宝客发展到今天,已经延伸出多种分销模式和代理制度。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一淘、花生日记、粉象生活、好省,在分销模式和代理制度的设计上,便各有千秋。一淘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促销类导购平台,用户在一淘内按流程下单购买即可获得返利。一淘的佣金等于商品佣金比例(与

    2024-12-11 04:07:45
    37 0
  •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括哪些

      单位犯罪是我国中也会出现的犯罪情形,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就在于,二者的犯罪主体是不同的,前者是单位后者是个人,是有着不同的刑事责任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务时刻小编一起来看看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括哪些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吧!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包

    2024-12-11 04:02:35
    46 0
  • 如何界定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的都包括哪些 法律常识: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以下人员: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在依照法律、法规(律师工作站www.lawyerzheng.net)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虽未列入国家机关

    2024-12-11 04:02:27
    63 0
  • 司法解释的主体

    律师解答 司法解释的行使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监督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等法律规定,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行使司法解释权

    2024-12-11 03:55:34
    43 0
  • 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有哪些(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的主体)

    摘要 在我国,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地方实践探索和积累之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34条首次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纳入法治轨道,以中央立法形式对裁量基准的设定义务和公开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及时回应了理论与实务界的诸多争议,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设定义务上,与已有

    2024-12-11 03:50:12
    4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