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时咱们对“三级大全”都比较关怀,各位老铁们都想要了解一些“三级大全”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关于“三级大全””的相关文章,希望小伙伴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亲爱的古筝学习大小朋友们,古筝三级曲目你们都有所了解吗,古筝曲目到了到了三级后你会发现和一级二级曲子在弹奏过程中感觉就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旱天雷》
这个曲目现在有两个版本,以前老版本的曲谱较复杂,新版本曲谱简单,两个曲子旋律差不多,里面节奏发生了改变。
“旱天雷”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广东音乐,这首曲子在民族乐器里面流行广泛,先是由严老烈先生成扬琴曲,后来又成为了广东音乐,在二胡,古筝里盛行。旋律活泼,节奏跳跃。这首曲子主要是描绘了“人们久旱遇甘霖,欣喜若狂”的意境,全曲洋溢着喜悦热闹的场景。
这首曲子是三级重点曲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并背会。演奏技巧主要是勾托抹托,演奏时手不能上下跳动;还有4 7的按音演奏时要注意按住按稳。

2.《挤牛奶》
这首曲子是根据《草原儿女》插曲改编而来的,乐曲具有蒙古民歌的风格。曲调欢快,表达了劳动的热爱以及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那种喜悦欢乐的场景。
乐曲可以分为四个小部分。第一个部分旋律轻柔,描绘了大草原的美景;这里面主要是指法时大撮,抹托,演奏时左手要加上颤音把感觉弹出来;第二部分旋律变得活泼跳跃;主要是加上了倚音,演奏时注意要大指音要弹出来,附点节奏的拍子要给够;第三部分旋律是连绵不断的,主要是描绘草原一望无际的场景,主要指法是勾托抹托,演奏时手腕放松,不要断音;第四部分是尾声小快板,这里是双手弹奏,主要指法是点指,注意两肩放松,双手不要太远,食指指尖直接触弦,避免杂音。
3.《西江月》
这首曲子是潮州筝曲,旋律优美动听,描绘了西江水波粼粼的美丽夜景。这首乐曲轻快流畅,委婉缠绵。

这首乐曲是属于变奏体结构,曲目三变;右手华丽流畅,左手按变音,颤音滑音的结合,加花的演奏技法,使旋律听起来细腻微妙,别具一格。演奏技法上要注意颤音的平稳,滑音的保持,潮州筝曲的滑音处理比较细腻微妙,“弹按尾随”起到修饰作用。
4.《三十三板》
这首曲是具有代表性的浙江筝曲,也是大多古筝老师认为比较难弹好的乐曲。名称来源于咱们传统音乐中板、眼,一眼一板表示二拍子,板为强,眼为弱,全曲共三十三个小节,故有了三十三板的名称。
乐曲具有活泼、明快、清丽、雅致的风格,演奏技法主要是“快四点”,技法上讲是比较简单的,但此曲并不是单一的节奏速度,而是从简到繁严格变奏的弹法,曲速三遍,这也是学生们不好掌握的一点。这里提示大家如果想弹好这首曲子,那一定要跟着节拍器慢练,保持手的平稳,不要上下跳动,假以时日一定能弹好!

5.《劳动最光荣》
这首乐曲俗称“小猫钓鱼”,原本是一首儿歌,后来由我国著名的筝家史兆元先生改编为古筝曲。这首乐曲也是我们初步弹奏左右手的曲子,旋律活泼,跳跃,非常受学生们喜爱。
这首曲子多是琶音技法,对于刚开始练习的学生们,我们应该是贴弦弹,提前有准备的放手,重心在掌心,要有支撑感。第二个指法是点指,点指练习注意两手距离不要太远,手指二关节带动发力,指尖直接触弦,避免杂音。等我们练习熟练后,加上强弱处理,这个曲子就表达的很完美了。
6.《纺织忙》
这首曲子是由刘天一先生创作的古筝独奏曲,塑造了辛苦劳动的工人们的形象。
乐曲旋律俏皮,活泼,曲速由稳变快,多用按,颤,滑,刮奏,撮弦等多种技巧。在高潮段落用双手演奏,这技法的创作产生在当时那个年代具有一个很大的革新。
乐曲第一段是慢板,注意切分音的节奏掌握,注意“3”的音高和“7”的音高,“7”多为降“7”;在双撮弹奏时注意双手保持节奏和力点上的平稳,不要上下跳动。

7《绣金匾》
这首乐曲是三级曲目中难度较高的,由著名陕西筝派的演奏家周延甲先生根据陕北民歌改编而来的乐曲,旋律悲泣高亢,寄托着人民对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革命战士那深厚的情谊。
技法上多用到下滑音,似于对陕北音乐哭腔的模仿,筝曲中的花奏也不是欢快的情感,而是要内敛,将那种割舍不断,心心相连的离别情绪表达出来。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左手的按颤滑,4 7的按音以及在4上7上加颤音的处理,这是比较难掌握的,需要我们多听,多唱,感受乐曲的旋律,然后再多加练习,把音乐表达出来。
以上就是所有三级古筝考级曲目,你会发现曲子是越来越好听,弹起来也有了内容,但是需要我们多加练习,多感受旋律,体会里面的情感,祝愿每个学到三级的小童鞋们能够完美演奏!
本文来自优雅百灵鸟W9Z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bcbB2pVVgVdB1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