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12周岁负什么责任

12周岁负什么

不用负责,但应该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档轮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盯蠢肢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凯世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1、不满十四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不判刑,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但已满十二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3、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不论犯何罪,都应负刑事责任,要依法判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法定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官方对此有何具体说明?

我国现行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一定程度上使得刑法无法对犯罪低龄化趋势予以有效遏制,较高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设置对涉恶性案件低龄未成年人形成了显著的“拦坝”和“隔离”效应,阻碍了刑法保障和防卫社会秩序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意味着立法上应当对社会客观变化做出相应的回应。实际上,我国修订的《民法总则》将最低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定年龄,从过去的10周岁下降至8周岁,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认知能力的提前。“从我国社会情况来看,未成年人在小学毕业后,理应能对严重的犯罪行为有所辨认和控制,而小学毕业大致在12周岁,因此,本次刑法修正案二审稿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12岁符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同时有利于遏止低龄暴力犯罪化倾向。”刘经靖分析说。

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也应看到,低刑事责任年龄指向的毕竟是未成年人,而对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制不仅涉及到威慑、惩罚和遏止犯罪行为,还涉及到对未成年人本身的教育问题。因此,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不能仅考敏喊虑制裁和惩罚,还要兼顾相关国家公共政策和少年司法制度的社会效果。草案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草案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本次刑法修正案二审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回应。

首先将适用12周岁刑事责桥州野任年龄的条件限制在“严重恶性犯罪案件”范围内,仅限于“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情形。其次是对12周岁刑事责任年龄的适用设置了严格的法定程序——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三是统筹兼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中的惩罚和预防问题,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中心,突出柔性治理在未成年人犯罪矫正中的迹派作用,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辅之以工读学校、社区矫正等配套制度,建立完整的少年司法干预体系。

实践中还应通过落实附条件不起诉、累犯排除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等特定刑事法律制度,适度柔化刑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刚性作用,增强刑事治理效果。推动我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这次修改对12至14周岁的人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做了详细规定,有行丛着严格的程序规定: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必须四个条件同时满足。 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法姿旁律,学校和家庭还是要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事项到底,帮助孩子树立正迹带橡确的三观,让其健康成长。

这是因为未成年人犯罪山御腊情况比较严重,但是他们逗滑之后并没有受到法律的处罚,而且对社会拆源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官方对此表示,这是有关国家政策的体现,也是为了约束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法律时刻 https://www.falvshike.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ce0C2pXVwVRBl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物权法司法解释民法典(民法典物权法最新规定)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5年12月10日******审判委员会第167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物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及作为不动产物权登记基础的买卖、赠与、

    2024-12-11 04:03:49
    67 0
  • 最新物权法司法解释全文解读(民法典物权法最新规定)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15年12月10日******审判委员会第1670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为正确审理物权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因不动产物权的归属,以

    2024-12-11 04:03:46
    64 0
  • 民法典规定如何认定夫妻的共同财产

    问题解答: 夫妻的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关系间所得的下列财产: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三)的收益; (四)没有特别规定的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

    2024-12-11 04:01:00
    56 0
  • 民法典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推荐3篇)

    民法典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第1篇前期物业服务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以确保物业管理的顺利进行。1.物业需要帮助业主完成新房验收,确保房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2.物业需要向业主发放《业主手册》,帮助业主了解物业管理的内容、规章制度以及各项服务。3.物业还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向业

    2024-12-11 04:00:31
    68 0
  • 缔约过失责任在民法典第几条(担保条款无效后,有过错担保人仍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本案例入选2022年《中国法院年度案例》 案由:企业借贷纠纷 原告:富瑞公司 被告:开拓公司 第三人:华特公司 01 基本案情 2018年1月30日,开拓公司因资金周转向富瑞公司提出借款,富瑞公司同意后,其经办人员王某即与开拓公司法定代表人杨某签订了涉案的《担保质押借款合同》

    2024-12-11 03:58:51
    60 0
  • 网络遗嘱的法律效力(网络遗嘱在民法典的规定)

    随着智能手机使用和普及,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长,已经达到10亿多人的体量,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和立人群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电子遗嘱越来越受关注,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子设备来设立遗嘱。 电子遗嘱需求真

    2024-12-11 03:58:27
    56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