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偷税罪认定的犯罪主体规定问题

(一)偷税罪认定的犯罪主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偷税罪认定的犯罪主体规定问题

《》第30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偷税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才可构成(税务人员作为此类犯罪的共犯除外)。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一般对单位判处罚金没有异议,但因偷税罪的特殊性,主要涉及到单位的财务处理问题,特别是企业及财务人员的责任划分问题。

按照以上两条刑法规定,单位犯偷税罪,财务人员作为直接责任人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对单位的负责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本法未作明文规定,特别是对于单位的负责人不知情或对税收规定不熟悉的情况下,单位的负责人是否还应承担刑事责任存在争议。对此种情况,根据《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问题,单位负责人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偷税罪认定的主观故意判断问题

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在对偷税罪的相关条款规定中,没有作出过失犯罪的特别规定,因此只有故意才能构成偷税罪。在现行税务行政执法案件中,由于《征管法》对“漏税”的情况在法律责任这一章中未作规定,同时《征管法》及《刑法》对“纳税申报不实”偷税的规定过于含糊,导致在实际执法中对偷税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较多考虑的是其客观方面的情况,如补缴税款的数额和不缴、少缴税款的手段等,对于是否具有偷税的主观故意一般较少作出判断。

实际上,由于财务会计核算方式与税法会计规定的差异,很多情况下的补缴税款是因会计处理方式不当造成的,同时由于经济活动千差万别,会计水平及素质客观上也存在差异,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对税收政策了解及熟练程度等,都有可能造成纳税申报与税收政策规定不一致的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典型的非故意情况。

但是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这些情况全部都可归入“纳税申报不实”的情形中,按偷税处理。这也是造成当前偷税案件量多面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刑法》及《征管法》相关规定作出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明确解释,对客观存在的“漏税”行为作出规定,明确界定偷税的范围及处理办法,是解决当前《刑法》偷税罪起刑点过低,偷税罪打击面过大的根本之途。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cedC2pRXQJWDF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2022年偷税漏税新规定(最新偷税罪立案标准新规)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该罪名作如下规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

    2024-12-11 02:32:25
    44 0
  • 偷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吗?

    根据刑法第201条,偷税罪可以列为单位犯罪的范围,如果企业经过组织策划、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偷税,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第二百零四条第二款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

    2024-12-10 21:22:37
    39 0
  • 偷税漏税40万怎么判刑(偷税罪的量刑标准)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该罪名作如下规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

    2024-12-10 21:15:09
    53 0
  • 偷税漏税罪立案标准是多少(关于偷税罪最新司法解释)

    现行下,个人的工资月收入超过5000元,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都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作为纳税人,纳税肯定是义务,但是也会存在不愿意纳税,或者想要少纳税的人,如果其逃税数额达到一定标准也会涉及犯罪。 根据相关规定,只要有下列的情况之一的,就成立逃税罪:

    2024-12-10 21:12:04
    46 0
  • 偷税漏税罪量刑标准(最新偷税罪立案标准)

    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是总有一些人想耍些“小聪明”,偷税、漏税、逃税,那么哪些情形会涉嫌逃税罪呢?这个罪又是怎么判刑的呢? 按照规定,纳税人逃税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

    2024-12-10 20:55:25
    46 0
  • 偷税罪的量刑标准(偷税罪最新司法解释)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对该罪名作如下规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罚

    2024-12-10 20:49:39
    37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