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认识因素: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则成立直接故意;如果行为在客观上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但行为人只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也仅成立间接故意。
2、意志因素:
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中“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已经明知可能发生的构成要件的结果,“放任”是指对危害结果听之任之的态度。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既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也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仍然实施该行为,也不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而是听任危害结果发生。换言之,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3、表现形式:
(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3)在瞬间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cf4C2pRVgJSAlM.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