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企强省会人才工作计划(3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国企强省会人才工作计划(32篇)》。
国企强省会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
2018年5月,^v^^v^出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时着重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四个“有利于”的提出,为未来较长时间内国有企业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其核心在于要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加强引导力度,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培植人才成长成才的肥沃土壤,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让人才能够茁壮成长。
《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机制改革指导意见),从人才引进集聚、人才培养支持、人才分类评价、人才创业激励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和举措。
四个机制层面有力地呼应了四个“有利于”的目标愿景,通过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集聚政策,构建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人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v^在机制改革指导意见中从人才集聚、培养、评价、激励、组织保障五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20项重要举措,为中央企业人才队伍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出谋划策,以期加快构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机制改革指导意见是对^v^中央2016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细化分解和具体落实,中央企业改革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涵盖选、育、用、留、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的20项重点且务实的举措,对中央企业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国企强省会人才工作计划 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的社会责任
德国某大学校长在中国讲学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已有足够多的工人,但没有足够多的合格工程师!”多么振聋发聩!有谁能相信,在工程类在校生超过400万人,有着堪称世界第一的工程教育规模的人口第一大国,竟会遭遇工程人才难求、工程英才难求、工程领军人物更难求的困境呢?高校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是国内当前工程师培养中最大的问题。企业要求的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绿色环保意识、成本节约意识、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以及探索精神等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的缺乏,正是中国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软肋。
一、“卓工计划”要做什么
为扭转工程教育大国不是工程教育强国的尴尬局面,教育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工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从5 个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二是设立一批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1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四是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2010年6月23日“卓工计划”正式启动,国内 61所高校的462个本科专业、293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被列入首批“卓工计划”,浙江大学电气、能源、建筑工程、信电、计算机和控制等学院(系)的10个工程类本科专业名列其中。2013年10月,机械和化工两个专业列入第三批“卓工计划”实施专业名单。
二、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1.工学就是工程吗?
…… 此处隐藏41428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44C2pbVARUB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