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罪立案标准(遇到恐吓威胁处理方法)

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情境:张三对李四说:“站住!把手机交出来!”如果李四真的把手机交出去了,那张三的行为能否成立敲诈勒索罪呢?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有经验了,知道这个问题多半有坑,不能轻易下结论。所以,下面就先来了解一下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看看具体认定上有哪些难点,然后再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恐吓,并借此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其中,敲诈勒索行为是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的核心。那什么是敲诈勒索行为呢?

敲诈勒索行为,就是威胁、胁迫或者恐吓对方,进而要求对方处分财产的行为。这里说的威胁、胁迫和恐吓,是指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的行为,比如暴力行为,以对方的自由、名誉相威胁等。

先来看看暴力行为。一般来说,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暴力行为,就会对被害人造成威胁,因为这意味着如果不交付财产,行为人就可能会继续实施暴力。不过,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首先,暴力行为不限于对被害人直接实施,也可以针对第三者甚至是行为人自己,只要能让被害人感受到威胁就可以。比如,行为人拿啤酒瓶猛砸自己的脑袋,这也是一种向被害人通告恶害的方式,属于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因为这个行为暗示着,如果你不交付财物,我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其次,敲诈勒索罪中的暴力不需要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只要能让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就可以。这一点与抢劫罪不同,因为抢劫罪中的暴力必须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

再来看看其他威胁被害人,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的方式。比如,对被害人的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需要注意,行为人所通告的被加害对象,既可以是交付财物的被害人,也可以是与被害人有密切关系的第三人。比如,行为人向男子声称,如果不交付财物就加害他的女朋友,这也属于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行为。

但是,如果行为人所通告的被加害人与对方没有任何关系,就不可能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也就无法造成任何威胁。比如,行为人对甲说,如果你不把钱拿出来,我就会伤害路人乙。对甲来说,乙只是完全陌生的路人,自己根本不会因此产生任何恐惧心理,所以行为人通告的这种恶害就不属于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行为。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威胁、恐吓行为,就可以成立敲诈勒索罪既遂。比如,甲的胁迫行为没有使乙产生恐惧心理,但乙基于怜悯或其他原因而交付了财产给甲。这种情况其实与抢劫罪的相关原理是一样的,只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未遂。

再比如,丙的胁迫行为使丁产生了恐惧心理,之后丁报了警。警察为了逮捕丙,便让丁前往约定地点交付财物。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丁交付了财物,但他并不是在处分财产,而是在协助警察逮捕罪犯,所以丙的行为也只能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未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敲诈勒索罪里说的威胁是指通告恶害,但恶害最终有没有实现对犯罪的认定其实并不重要。也就是说,即便行为人通告的恶害是假的,只要能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交付财物,就不影响敲诈勒索罪的成立。比如,张三向李四谎称绑架了他的儿子,如果不支付100万元赎金就马上撕票。如果李四出于恐惧心理交付了赎金,那张三的行为就成立敲诈勒索罪。

那么,如果行为人威胁的内容并不违法,还有可能成立敲诈勒索罪吗?比如,甲为了非法取得乙抢劫得来的财物,以告发相威胁。乙被威胁后产生了恐惧心理,就把自己抢来的财物给了甲。这种情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那甲的行为该怎么评价呢?根据规定,虽然向警察告发的行为并不违法,但甲仍然成立敲诈勒索罪,因为他向乙通告了恶害,并使乙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交付了财物。

以上就是有关敲诈勒索罪客观构成要件的内容,但了解了这些,在司法实践中还是会遇到无从下手的情况。所以,下面就来看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认定难点。

二、如何区分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

第一个难点是,怎么区分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比如,行为人在生日蛋糕中吃出了苍蝇,以向媒体反映或者向法院起诉相要挟,要求商家赔偿。这种行为,能成立敲诈勒索罪吗?

我认为不能。即使行为人要求的赔偿数额巨大,甚至特别巨大,也不应该将其行为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因为行为人的手段与目的都具有正当性。至于最终的赔偿数额,则取决于双方的商谈。

以此类推,顾客向商家要求损害赔偿的行为,原则上都不成立敲诈勒索罪。但是,如果行为人以伤害商家的身体、财产等相要挟,而且要求的赔偿明显超过应当赔偿的数额,那就应该以敲诈勒索罪论处。因为此时,行为人的手段不具有正当性,目的也超出了应当赔偿的范围。

相应地,债权人为了实现到期债权,对人实施胁迫的,又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只要没有超出权利行使的范围,就应该认为没有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不认定为犯罪。当然,这样认定的前提是行为人实施的手段行为本身不构成其他犯罪。比如,不能通过非法拘禁的方式去实现债权,否则会构成非法拘禁罪。

三、如何处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关系

第二个难点是,怎么正确处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之间的关系?从行为类型上看,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都可以使用暴力、胁迫的方法来威胁被害人,进而取得财物。所以,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对被害人进行威胁进而取得财物的,究竟是成立敲诈勒索罪还是抢劫罪?

笔者认为,区分这两个罪名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足以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抢劫罪中的暴力、胁迫必须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敲诈勒索罪中的暴力、胁迫则只要能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就可以。因此,抢劫罪表现为以当场使用暴力侵害相威胁,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法则基本没有限制。

比如,张三在李四家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李四,限你在三天之内给我100万元,否则我就向你单位揭发你有的事。”这就属于敲诈勒索,因为张三没有当场以实施暴力相威胁。

再比如,甲背着炸药进入银行,之后威胁工作人员说:“我包里装着炸药,给我20万元现金,否则我就引爆!”这就是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威胁,成立抢劫罪。但是,如果甲对乙说:“你不给我1万块钱,我就把你没修过的照片全放到网上!”这就属于敲诈勒索,因为这种威胁不足以压制对方的反抗。

总的来说,可以这样表述这两个罪名的关系:敲诈勒索罪的成立不要求暴力、胁迫手段达到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如果暴力、胁迫手段达到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就以抢劫罪论处。

现在,我们再回来看本节开头的那个问题。张三对李四说:“站住!把手机交出来!”这种行为能成立敲诈勒索罪吗?

得分情况来看。如果张三是个七尺大汉,还拿着凶器,地点是深夜无人的巷子,威胁的对象是一个柔弱的姑娘。那很显然,这属于当场以暴力相威胁,而且足以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所以应该被认定为抢劫罪。

但是,如果是大熊对和他体格差不多的小伙伴野比说:“站住!把你的iPhone11交出来!不然我告诉你妈你微积分考试不及格!”如果野比真的因此产生了恐惧心理,把手机交给了大熊,那就应当将大熊的行为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50C2pSVQJWAl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收到橙分期威胁短信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橙分期。橙分期是一家提供分期付款服务的公司,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消费分期付款。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橙分期的名义发送虚假的威胁短信,企图骗取个人信息或财产。 您可以将收到的威胁短信保存好,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权益,也

    2024-12-11 03:52:43
    35 0
  • 短信恐吓威胁是否犯法了

    律师解答www. 行为人通过短信威胁和恐吓他人的,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属于违法行为,但警方可以治安案件进行立案。 警方的处理规定为: 1、一般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

    2024-12-11 03:38:03
    42 0
  • 被短信威胁恐吓怎么办

    律师解答 被短信威胁恐吓的可以报警,警方会进行治安案件立案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12-11 03:38:00
    44 0
  • 被网友威胁恐吓怎么办

    律师解答 被网友威胁恐吓,当事人找到相应网络警察进行投诉处理,也可以去所在地派出所报警,警方会进行治安案件立案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2024-12-11 03:38:00
    43 0
  • 网贷逾期加微信威胁我怎么办?

    网贷逾期加微信威胁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贷逐渐成为人们借款的一种便捷方式。在利用网贷平台借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而有些不法分子则会利用逾期不还款的机会,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对借款人进行威胁和恐吓,让人倍感压力和恐惧。 我是一名

    2024-12-11 03:11:28
    40 0
  • 借呗逾期蚂蚁 打 威胁要起诉我,怎么办?

    借呗逾期蚂蚁 打 要起诉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借呗等信贷产品来解决短期 问题。然而,随之而来的借呗逾期问题也愈发突出,不少用户因此被蚂蚁 打 要起诉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将从借呗逾期的原因、解决办法以及如何应对蚂蚁 要起诉等方面进行

    2024-12-11 02:43:02
    3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