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怎么判?

一般是在3~10年的,如果是在战时故意给有关的部队去提供一些虚假的情报,那么肯定是属于严重的犯罪,这时候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判刑都在3~10年,就算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主观故意肯定也是三年起步的有期徒刑。

一、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怎么判?

通常是在3~10年有期徒刑。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量刑标准,是根据:

《刑法》

第三百七十七条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武装部队军事人员以外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武装部队的作战利益。武装部队的作战利益,是我军实现其职能的保障,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关系着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安危。战役、战斗的胜败,取决于全面掌握敌我双方真实情况基础上的决断。及时准确地掌握对方情况、等情况和有关动态,对于我方全面了解和正确估计敌我力量对比,调整作战部署,制定作战方案,以求克敌制胜,具有重要意义。若虚报敌情,武装部队就难以制订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战略部署和行动方案,就会给部队招致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

3、主观方面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其犯罪动机有多种,如为邀功请赏而编造情报;因贪生怕死而夸大敌人的实力,为泄私愤等。

4、客观方面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武装部队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和其他参加的武装力量。敌情是指敌人的军事情况,包括对军的作战计划、军事布防、部队组成、军种、番号、武器装备、军事设置、作战意图、军事行动等一切与作战有关的情况。

并不是在战时提供了虚假的敌情就会被判刑,主要是看当事人主观方面到底是属于故意还是过失,如果当事人就是抱着故意的目的,明知道是虚假的敌情依然要去进行提供,导致了严重后果的,那肯定会被判刑的,而且后果特别严重的,那么最高还可以判断无期徒刑。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89C2pRXAdRDF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判多久?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判会判多久视具体的案件情况来确定,一般构成犯罪者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造成的后果是属于特别严重的,那么就会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 一、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判多久?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2024-12-10 23:19:39
    72 0
  •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怎么处罚

    一般在3年以上到10年以下间确定量刑标准,但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的这种行为给军队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例如造成战斗失役,造成重要军事装备受损的。最低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也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 一、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怎么处罚?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处罚标准是三

    2024-12-10 21:15:16
    3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