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退圈!一个却因为退圈再次霸屏朋友圈的人

前言:

当前我们对“姐姐的朋友2电影”大概比较关切,朋友们都想要了解一些“姐姐的朋友2电影”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对于“姐姐的朋友2电影””的相关知识,希望你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

内娱最近又刮起一轮吃瓜飓风。

Sir这两天是持续看呆。

先是华晨宇&张碧晨&某网友的三方乱战。

后有吴亦凡VS都美竹及一众匿名受害女性的大型团战。

爆料内容,涉及出轨、小三、植发、约X等劲爆词汇;

对战形式,包括视频、音频、文字、硬核专访和光速道歉等,五花八门。

不过抱歉。

Sir还是不太关心八卦。

况且目前信息混杂,并无实锤,明星们除了排队发律师函也没有任何回应,无法定论。

Sir更关心的是这些八卦背后。

长期存在,并越来越急迫的一种担忧:

内娱,还剩下多少真正看得清、摸得着的偶像呢?

带着疑问,Sir想安利一档节目。

跟着远离狗血与喧嚣的镜头。

走近一位最近刚退圈,却因为退圈再次刷屏朋友圈的“女神”:

《放学后》

After school

陈慧珊“退圈”的事Sir之前也写过,大家都大概了解情况。

前段时间有网友发现,她悄悄转行,去深圳某家英语培训机构担任英语老师。

简历上,只简单介绍自己的教育经历,以及与英语教学相关的“TVB英语台节目主播”,只字未提自己作为演员的辉煌过往。

一时间网友感叹她才是真·独立女性。

事情曝光之后,教育机构也回应称,陈慧珊是2012—2017年在此担任教师,现已经离职。

网友再次感叹,她才是真·低调女神。

Sir后来才发现,这事还有后续——辞职之后,陈慧珊去哪了?

答案就在这档《放学后》:

陈慧珊与丈夫,花费四年,走过英国、纽约等地,自资超过七位数,自制的教育节目。

陈慧珊更亲自全程参与策划、监制、主持、后期和剪辑……

如此用心,效果如何?

几乎没有“效果”。

节目上线一年,豆瓣仅101个评价,简直凉凉。

Sir不想它就此沉掉。

毕竟,凡是点开看过的有缘人,都说被“治愈”。

为何治愈?

《放学后》并非仅是一档教育节目。

陈慧珊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人物:政界官员、创业者、大学教授、中学老师、培训班老师、学生。

以及,那些陪伴她身边最亲密的同伴:

胡杏儿、宣萱、吴镇宇、李若彤……

△ 陈慧珊、胡杏儿、宣萱三人同行英国录制《放学后》

在Sir看,这也是一档顶级的“明星访谈”节目。

顶级在于:

看这些承载无数人喜爱的明星,在最熟悉的人,最平实的镜头面前。

如何通过自揭疮疤的方式。

还原一个个真实可触的人。

01

李若彤对谁哭了?

不是她妈妈,不是她经纪人。

是她的班主任。

在中学班主任面前,李若彤揭开了她的“期待”。

29岁的她,是最美小龙女;54岁的她,是马甲线女神。

给人印象,自信而从容。

可谁能想到。

54岁,中六的她,是彻头彻尾的“学霸”。

成绩名列前茅,课余还是学校各项活动的司仪队长,什么都要咬着牙争第一。

直到中六后。

她慢慢跟不上课程,成绩狂跌,李若彤就这样选择逃避,放弃学业,让所有的老师都很诧异。

中学记忆,是她内心的一道锁。

30年后,《放学后》带她回到母校,找到旧时的班主任。

聊了什么?

也没聊什么。

只是李若彤见到班主任,便像曾经那个少女般,扑上去。

“哇”一声哭了:

“我很气自己。”

“我自己想不通很多东西。”

班主任看在眼里,但没说什么。

只是等到这位少女哭完鼻子后,扶她坐下。

看着她眼睛,搭着她肩膀。

像哄一个中六学生一样说:

不要紧,都过去了

这当然是一句“废话”,一句烂大街的安慰。

关键看说的人。

班主任的这句话,让她有了一次回望自己的机会。

重新看李若彤对班主任哭诉的两句话是什么?

“我很气自己。”

“我自己想不通很多东西。”

她一直在跟“自己”缠斗,却误以为这一路走来是因为他人的“期待”。

一句话当然无法让人瞬间释怀。

《放学后》只是给了李若彤一个机会。

不是放下。

而是面对:

面对那个从不放弃的“自己”,一直咬着牙跟李若彤较劲。

我觉得你的人生很丰富

你比其他人多了一种东西

虽然有时候咀嚼它

未必是很甜蜜的东西

但它会令你未来的生命

更加有人力

更加能够将经验与其他人分享

02

《放学后》请来的都是陈慧珊的好友。

她们在演艺圈相互扶持,互相欣赏,身上有许多共同点:

独立、自信、豁达、平静。

可访谈过后Sir才知道,她们还有一个隐藏共同点:

这里没有一个对自己心软的明星。

香港演艺圈“开心果”,宣萱。

印象里,宣萱是个乐天派,状态松弛。

这种乐天是怎么来的?

宣萱请来了自己的“姐妹”,英姐。

节目里宣萱嘴上一直称她“姐姐”,可镜头一转,却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简直现实版《桃姐》。

英姐,萱萱家里的佣人,陪伴宣萱一路成长。

英姐已退休多年,住进了老人院,宣萱会经常来看望她,带她出去兜风。

摄影机面前,宣萱笃定地说:

“今天的我完全是英姐带给我的。”

今天的我?

那“昨天的我”呢?

她曾经的人生主题并非快乐,而是“困惑”。

12岁独自去英国读书,她困惑:

人为什么要学历史,好讨厌啊,向前看不就好了吗?

长大后,经历同龄朋友意外去世,她困惑:

人为什么要交朋友,为了失去吗?

总之,她不快乐。

可每当不快乐,宣萱总会想起英姐。

节目里她提到英姐的两个标志性动作。

一个,叠衣服。

小时候英姐就在宣萱房间里,安静地叠衣服,日复一日,并无怨言。

另一个,讲“金句”。

英姐平日有很多口头禅,并不是什么大道理。

就是些老人家的唠叨:

什么,“怨饿不怨饱”。

什么,“知足常乐”。

什么意思?

小时候宣萱并不懂,甚至没有留意这身边的一切。

可英姐就是一直这样坚持。

重复又重复,不厌其烦。

直到宣萱长大后不断回望,才恍然大悟:

“快乐”,原来不是一种追求。

而是责任。

对身边人的牵挂,对所拥有的事物的珍视。

并以快乐的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希望可以把握自己所拥有的

可以做更多帮助别人的事

我觉得有能力就要回馈

03

媒体采访中,陈慧珊谈过自己制作这款节目的初衷。

一个来自聂宝言的灵魂拷问:

如果不懂得爱惜自己

不会知道怎样爱别人

不懂爱别人

怎么会有希望呢?

她带着疑问开始制作这档节目。

“教育”,便是她最大的疑问。

陈慧珊2012年在香港大学读教育学硕士,2014年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201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

陈慧珊说,这是她的个人选择,不是人人都需要重返学校。

只不过是,“学习”更容易让她实践这三个阶段:

我在何处?我往何方?如何抵达?

但在学校里的学生,就会思考这些问题吗?

陈慧珊重返校园后,发现从小孩到博士生,都越来越困惑。

问教育学的教授,对方无语。

谈起现在香港的一些家长。

幼儿园半天制,这些家长还嫌不够,下午会安排去另一个学校上课,周末的兴趣班也安排得严严密密。

她认为这样是过犹不及,小孩本应是在玩耍中释放天性的。

这些小朋友才几岁

就已经变成了成年人

只有上班而没有下班

问博士导师,对方无奈。

她在学校里遇到越来越多痛苦的年轻人。

求学之旅很艰难,需要自律,需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他们会经常自我质疑,“我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甚至问孩子本人。

陈慧珊更是心头一凉:

我想过很多东西

但现在没有东西能提起我的兴趣

面对这一切,《放学后》终究没有给出答案。

甚至。

节目每拍一期,她的困惑就越深:

假设一个人最晚30岁的时候毕业,那剩下的几十年时间,要怎么面对生活的挑战?

那这节目就没有意义吗?

当然不。

《放学后》的意义,不是得出答案,而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

正如节目背后的陈慧珊。

做演员不够。

那就去当老师,当老师还不够,那就亲自走出去。

一部《放学后》不够,那就再拍。

系列三部曲的后续两部,《开学前》《在学中》还在拍摄中。

这也是为什么Sir说。

你能在这档节目看见一个个足够真实的人。

他们在重复碰壁那些不确定的困惑中,逐渐侧写出一个清晰笃定的自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津安4郎

本文来自毒舌电影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a4B2pVVglWA1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09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09日

相关推荐

  • 小说:姐姐的朋友全是一群美女,里面竟然还有一个”熟人”

    看来阿姐是这里的熟客啊!“嗯,来了,我请的客人到了吗?”李思念点了点头。“除了黄小姐,其他的人都到了…”“不管了,那小货经常晚到,麻烦大哥,可以准备上菜了!”李思念直接开口道。然后拉着李四就包间内。李四一进门,眼睛就亮了起来,包厢内唯一的一张大桌子前已经坐

    2025-01-09 16:00:02
    4221 0
  • 男孩爱上比自己大了24岁的姐姐,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妈妈的闺蜜…

    男大学生一见钟情比自己大了24岁的建筑设计师,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女人竟然是妈妈的闺蜜。24岁的小透是一名在校医学生,他和好友耕二在一栋写字楼里当保安兼职,耕二最大的兴趣就是缠着小透讨论各种各样的女生。他最近发现不远处的建筑公司里来了一个大美女,说着就兴奋的拿出手

    2025-01-09 15:57:01
    43 0
  • 我朋友的姐姐的罗曼史,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无法预料的。我有一个朋友,相处己有三十多年了,谁也没有料到后来又成了亲戚,他年长,比我结婚早,以往向他妻子喊大嫂,这些年改叫表姐姐了,原来她竟然是我妻子的姨家表姐姐,我们素有来往,这又成亲戚了,我这个朋友兼表姐夫的大姐姐的婆家,是我的

    2025-01-09 15:51:01
    277 0
  • 随随便便上9.2分,这姐弟俩的生活我能躺着看100集

    如果说童年是金色的。那么这金色里,最让人怀念的部分一定是——放假。成人世界里绝对的奢侈品。如果有机会,谁又愿意做朝九晚九的社畜。给你钱,给你地,给你车,给你时间。没人能在这个夏天拒绝它——暑假熟悉的团队,罗英锡。慢综艺之王,做这种节目简直是信手拈来。这人S

    2025-01-09 15:48:01
    37481 0
  • 那英:家人朋友都阻拦我来参加《姐姐2》

    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的那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冲击成团,她平生第一次干出为自己拉票这种事,所以亲朋好友和家人们都来支持。她当初决定来参加节目其实遭到了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都担心她口无遮拦,“但我还是坚持我自己,要是说话能更成熟一点,我就更棒了

    2025-01-09 15:45:02
    763 0
  • 变装电影大集合让你一次看个爽

    在我们的电影屏幕上时常能看到这样一类电影,即变装。变装,反映了我们心底隐私的愿望,我们往往有那样的梦想,我们披上魔术披风,便成了某个别的人,如《化身博士》里描述一样,我们能为所欲为,或体验不同的生活。另外这类电影对演员的演技也是一种挑战,移位表演也就极具观

    2025-01-09 15:42:02
    311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