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市场怎么盈利(闲鱼5000亿GMV的战略目标)

内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民营零售企业,再次冲刺上市。

3月29日,物美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经营范围包括物美超市和麦德龙中国。当“小业态”、“下沉市场”等关键词占据商超界新闻的当下,这家以三、五千平方米大卖场为主的超市似乎有点不走寻常路,难得登陆头版新闻的,是创始人张文中的起伏人生,和它在2018年买下麦德龙中国的80%股权。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列出的2019年超市排行榜中,物美科技旗下的物美和麦德龙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十一。物美依旧是超市界大佬,还是华北地区的王者,市占率达到16.9%,是第二名的2倍。

中国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不管是规模还是销售额,物美都排在了第二梯队。

那些排在第一梯队的超市,是年销售规模都在900多亿的华润万家、大润发和永辉。物美科技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物美超市加上麦德龙中国共计391亿元营收,不及它们的一半。物美超市门店数量426家,麦德龙也有90多家门店,而全国门店超千家的超市就有华润万家、永辉、联华、世纪华联和成都红旗。此外,因为物美一贯讲求集中带来的规模效应,其门店全部分布在华北(北京、天津)和华东地区(浙江),声量自然不如那些全国性布局的超市们,也不及后来崛起的新零售力量盒马。

物美超市的创始人张文中是个“并购狂人”,在2000年后靠着收购美廉美、新华百货、浙江供销超市等区域零售龙头,获得当地的市占率。但更多业内人士尊称他为“张博士”,不少人钦佩他的战略眼光。这家看起来低调的超市,早在90年代初就用上了当时超前的POS系统,够格称为国内超市数字化的元老。现在,当超市到店到家业务几乎成为一项基础配置时,物美科技也是全国唯二实现全面数字化升级的商超零售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冤狱多年,张文中无法公开露面,加上商超行业激烈竞争且面临新零售转型的时局,以大卖场为主的业态遭受冲击,物美一度沉寂。如今这个光环黯淡的大哥,能依靠数字化追上对手吗?

“零售就是高科技”

零售业说服资本的最好方式,大概是把自己做成一家科技公司。

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曾说过,优衣库不是家服装企业,而是家科技公司。张文中也不认为物美是家单纯的商超企业,首次上市时的“物美商业”如今改了名,叫“物美科技”。“零售业就是高科技产业”,张文中曾在上世纪90年代做出这样的论断,如今他又把这句话放到了物美招股书里。

如何体现零售的科技感呢?

答案是“数字化”。这是张文中出狱5年后首次公开演讲,以及未来多次露面讲话的主题,也是在物美科技616页的招股书中出现了332次的关键词。

一家超市的数字化,意味着它需要在商品管理、会员管理、门店运营和履约中心等四个维度都完成升级改造,如果在前面加一个定语“全面”——还得让所有门店都满足这些条件。

在商超零售业态,能全面数字化升级的零售企业少不了大润发和永辉超市。以供应链见长的永辉超市,保守地表示仍在“全面拥抱数字化”。而从阿里那里拿到流量、技术以及数字化经验的大润发,生鲜电商已经进入盈利模式,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的线上业务占比超过20%,高于其他连锁商超。

光顾过物美的人都知道,大部分门店都得像盒马一样下载多点app才可以买单。这为物美带来了8000万App用户。这些App用户为物美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销售额。复购率高达63%,高于40%的行业平均水平。老客们平均每个月的购买频率有4.2次,接近新零售物种盒马(据招商证券报告测算,平均月度复购率为4.5次)。北京五环内,94%的住宅社区都在物美「30分钟达」的覆盖范围中。

尽管披露相关数据有维度上的差异,但通过行业对手,能管窥物美科技的数字化程度:

同样以到家业务为主的高鑫零售,2020年下半年在一线城市的日均单量突破2000,低线城市的店均日单量接近1000单,客单价为66元。这个数字随着所有门店都接入淘鲜达和天猫超市,高频的线上需求转化,大润发的线上占比和客单价将得到提升,物美虽然没有公布单笔订单客单价,但依靠多点的到家服务,收获了1000万月活用户,这个数字介于1650万的大润发、1531.9万月活的盒马以及809.3万的每日优鲜之间,还算不错的成绩。

事实上,物美在科技层面的领先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1992年,30岁的张文中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系统工程学做博士后研究,南巡讲话以及硅谷创业风潮让他决定回国创业。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英雄,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认为自己应该去当企业家的张文中在北京创办了信息科技企业卡斯特公司,还和团队开发了一套针对零售企业的MIS系统和POS系统。

但当时,中国零售行业还处在副食店阶段,围起来的柜台、手写记账。商店卖出10瓶可乐,旁人很难从销售记录中得知卖掉的是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下订单也全凭店长(更多是老板)的经验和感觉。

新鲜玩意儿无人问津。

于是,屡屡碰壁的张文中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叫做“物美”的创新示范超市,用来验证技术的力量。仅开业一年,物美的销售额达到1亿多元。

物美的第一家门店

本来只是寻求技术落地的机会,结果张文中从一个高科技企业的企业家变成了一家零售企业的创始人,还在2003年将45亿元年销售额的物美送到了香港创业板,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零售企业。

物美的失落十年

在国内公司上市的招股书中,很少能见到这么带着个人色彩的自述。

张文中在招股书中说了自己创业、进冤狱、再出发的经历。尽管物美依靠科技力量挺下来了,但战略扩张时期突然被抽走核心人物,一度陷入资金紧张、高层出走的困局。

入狱期间,张文中多次提出无罪上诉,经过两次减刑后,于2013年刑满释放。但张博士的回归没有让物美立马回血。张文中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说,自己一个“刑满释放人员”,无法担任公司的董事,没法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就连物美准备参与重大的国际并购项目,都“由于我个人的原因,他们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觉得不能跟物美做”。

此时的物美,多项计划搁浅,也错过了零售业转型的黄金期,正被裹挟在大卖场的衰退浪潮中,业务出现拐点,当年净利大幅下跌23.7%。2015年10月,物美商业宣布将实现私有化,正式结束12年的在港上市生涯。停牌时,物美商业的总市值只有17.55亿港元。

物美退市前,华润贱卖沃尔玛股权,以1块钱卖掉了9家公司35%的股权。家乐福则启动了入华20年来最大规模的变革,重组采购中心,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断腕、求变、退市,种种迹象无不表明了大卖场在那时节节败退的迹象。

核心人物的缺席,以及大卖场在新零售时代的挣扎,都让物美度过了失落十年。

两次抬头机会

物美有两次重新捡起光环的时刻,一次是多点Dmall诞生时,还有一次是56岁的张文中真正回归物美时。

张文中在狱中的7年,物美总共只发生了4桩收购案,但他被判无罪后的2018年和2019年,就接连收购5家超市股份,包括乐天玛特、邻家便利店、华润万家、重庆百货和麦德龙中国。

观察物美和张文中过去到现在的轨迹,会发现它们的路线清晰且一致。张文中相信规模的魔力:在2019年一次公开演讲中,他提到规模对行业有着食品安全、消费升级、企业运营效率,以及资本和技术投入四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中国拥有跟美国相近的零售企业的规模,但单个零售企业的规模却要小很多。沃尔玛2020年的销售规模高达5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6万亿元),但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如物美、华润,销售规模也仅有1000亿人民币。

而归位的张文中依靠收购麦德龙中国获得了营收和利润的大幅提升,也在到店、到家之外,获得了更多高端的企业客户,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端生鲜快消实体零售企业”。

宣布拿下麦德龙中国的同年,小业态成为商超界的流行做法,各家连锁超市品牌升级或新开了大量社区超市。物美也在卖场之外,开起了500平方米左右的“品超市”,一半卖蔬菜、水果和肉类等生鲜产品,一半卖粮油米面、零食饮料和日用百货。

当时物美集团COO许少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物美2019年的开店目标数量为260家,其中160家是小业态门店。尽管3年过去,物美不再宣传小业态,招股书中也没有一字关于小业态和“品超市”。但这次尝试,至少说明物美在多年蛰伏后,终于在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的一线活跃起来。

2015年诞生的多点,被张文中本人称作“二次创业”。它从原本的零售企业的数字化操作系统,变成了一个数字化解决方案:简单说,就是把物美超市、麦德龙或其它超市里卖的货搬上网,能通过数据进行选品优化,也能让提供拣货、配送服务,把商品送到家。

90年代的张文中没卖出POS技术。但在数字化的时代潮流和物美长达10多年的标杆验证下,超过120家区域型连锁超市在和多点合作。多点甚至被写进湖北商超龙头中百集团的年报中,成为它119%线上销售额增速的重要支柱。

如果说物美超市和麦德龙中国讲的只是带着科技色彩的超市经营故事,多点则给资本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尤其当大型超市们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数字化时,后面的中小连锁超市也正在赶上——这是多点的机会,但它也直接面临阿里、京东和美团的竞争。

截至去年7月,淘鲜达共改造了全国50家零售商超品牌,包括大润发、欧尚、三江、新华都、中百、卜蜂莲花、绿地优鲜等线下商超,涵盖百果园、鲜丰水果、良品铺子等垂直业态;京东也在去年8月宣布,基于“物竞天择”项目接入了超过100万家线下门店;据《晚点LatePost》报道,闪购对接了小几十万家散店,2亿款商品(SPU),覆盖品类包括水果、母婴、医药健康、鲜花绿植等,2019年日均订单量在小几百万单。

当已经拥有规模用户优势的电商平台们,开放自己生态能力把传统超市店铺搬上网时,没有平台流量的多点,在其中显得相对弱势。

但好在整个市场还未充分竞争,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40万亿,其中在网上成交的实物只有8.8万亿。留给几家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是一个巨大的、30多万亿的空间。

物美二次赴港IPO,中国商超零售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二手电商市场从未像这般热闹。

当前端正在经历消费升级与去品牌化的双重革命,作为零售商业的后市场,闲置交易需求越来越旺,二手平台也顺势进入爆发期。

根据申万宏源今年1月底发布的报告《掘金万亿闲置经济,二手电商快速崛起》,2019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达8834亿元,同比增长19%,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万亿,达到10409亿元,用户数量将达1.82亿人。

以闲鱼、转转、爱回收为代表的一批二手电商,开始有更多动作,流量平台诸如抖音、快手,也不甘心放掉二手这块“肉”。

快手刚宣布正式进军二手电商,二手电商平台转转马上以获3.9亿美元(约25亿人民币)融资刷了一回版面头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20年中国二手电商11.8亿元的融资总额。

流量平台跨界挑战,传统二手电商平台也在补充弹药,闲鱼不能再佛系了。

从去年升级无忧购,将数码奢品等高价物品的交易入口提升至banner位,再到今年引入日本版闲鱼,加之从社交链条上进一步扩大,闲鱼动作频频。

一位接近闲鱼人士向「电商在线」表示,2021年底总成交额(GMV)预计可达5000亿元,逐渐聚焦在二手经济的商业化解决方案上。

不久前,抖音电商公布去年全年的GMV数据,也是5000亿。二手交易足以比肩直播电商的体量,从这一维度看,闲鱼开始选择战斗。

但二手经济的独特性,决定了这并非只是流量生意,如何解决信任问题,让零散的闲置分支真正汇聚成商业链条,成了核心命题。

如何撑起5000亿交易

闲鱼如果今年的交易额(GMV)能达到5000亿元,在交易额上将与抖音电商平齐。而从同样是去年9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闲鱼月活用户9000万,抖音月活6亿,人均消费金额和消费活跃度的差距可想而知。

这与人群结构和消费偏好有很大关系,闲鱼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闲鱼用户数已达3亿且以90后年轻用户为主,平台已是最大的二次元二手交易阵地。如果你去总结年轻人消费特点时,会发现高频且高价,是非常共性的特征。这种高频并不像买纸巾、洗发水等快消品的概念,而是说一个商品可能会在很多个用户之间流转,它可以被很高频率的交易。不管是破产三姐妹:汉服、JK、Lo裙,还是潮玩盲盒,以及各种潮鞋,它们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在二手交易过程中被定义的。

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财报中,阿里披露了闲鱼GMV为2000亿元。这意味着,闲鱼年均增长需接近70%,才能在今年底完成5000亿GMV目标。

要知道,狂奔中的拼多多,去年GMV增速也就66%,京东的GMV增速更是从2018年开始持续下降,2020年维持在20%。闲鱼这个口号喊得不小,能否真正落地是个问题,但目前看来,闲鱼还在发力高价值商品的交易信任问题,从而推动交易转化效率,这或许也是拉高GMV最有效的路径。

去年闲鱼针对奢侈品、手机数码、潮鞋潮玩、美妆四大领域推出“无忧购”和48小时省心卖等服务,并把入口升至首页banner位。和以往C2C不同的是,无忧购的业务模式是C2B2C(用户到商家再到用户),相当于闲鱼搭台子,商家自己来运营,这样保证了货源的稳定性和信任度,转化率自然更高于C2C的交易,加之商品本身的高价值,这部分业务将很大程度上推动客单价。

与此同时,闲鱼在推进“验货宝”服务,定位是平台推出的中介鉴定担保服务,针对C2C交易中的信任问题。可想而知,后续真正会用到这个服务的交易双方,一定也是围绕高价值商品的。对于平台来说,这种信任关系模式,恰好与“无忧购”形成一种补充,一个是通过商家资源形成稳定供给,一个是通过像“支付宝”一样的工具,充分挖掘出零散的闲置交易。

而原本就来自C端用户的闲置高价商品,有了更直接的交易方案,那么它的想象空间会更大。

信任比流量更重要

最近的二手市场颇为热闹。一边是流量平台们纷纷亮出二手电商的牌面,快手晒出二手电商成绩单,3个月内二手订单数达63万,有媒体指出抖音也在调整二手奢侈品交易规模KPI,从2020年的30亿提高至2021年50亿;另一边,是那些本赛道内的玩家突然加速起来,转转、爱回收频频传出计划上市的消息,转转也在春节前获3.9亿美元融资。

二手市场的崛起,是基于文化理念和技术推动的结果,唤醒了交易需求,降低了交易风险,提升了交易效率。恰好当下的消费文化正处在两种派别中,更强的品牌崇拜以及去品牌化的性价比之选,消费分级的大环境下,二手商品在各线城市之间流转的趋势就非常明显了。

有需求、有平台、有流量,二手电商聚集了各种要素,也让各路玩家都在其中尽展其能,但二手电商的价值和意义却各有千秋。

闲鱼去年才开始做C2B2C模式,说明闲鱼也开始找商业化变现的通路,毕竟变现是一个业务能否健康存在的有效证明。但闲鱼之所以能够以佛系的C2C交易在二手市场做到头部地位,是因为闲鱼更承担着在阿里电商体系中的角色,无论是商品结构,还是消费者的年轻态程度,都构成了闲鱼>淘宝>天猫的金字塔结构,并且以社区内容起家的闲鱼,也承担着为淘系的内容化做补给的职责。同时闲鱼也有赖于整个阿里信用体系为其背书,这是解决海量C2C交易信任的根基。

相比较而言,转转、爱回收等以C2B2C模式为核心的二手平台,它们是以为二手商品提供增值服务,从而赚取佣金,这需要高客单价的支撑,核心商品以数码类商品为主,但这样的模式,也仅有头部平台能够跑出来,小平台缺乏信任度的背书,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再看快手、抖音以直播为特色的二手电商,是很容易通过主播建立起交易信任的,这也是起量很快的原因,但从平台来看,整个交易逻辑仍然是直播带货,二手商品只是平台货的一部分,在缺乏行业强运营和平台监管的背景下,这样的信任关系会否在“蜜月期”之后,得以维持,还是未知数。

从各个模式的铠甲与软肋来看,“信任”是二手交易的命门。因为二手交易的壁垒十分明显,货源不稳定、孤品、交易决策期长、沟通成本高、履约能力不确定,而信任恰好解决的就是货的稳定与品质,以及更快的转化和更确定性的履约能力。

流量固然重要,但信任才是打开闲置经济大门唯一的钥匙。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d3AgQ8UABQAV1a.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淘宝二手市场叫什么平台?怎么进入?

    淘宝二手市场,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在线交易环境。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购买到各种新品,同时也能够找到大量的二手商品。淘宝二手市场并不是一个 ** 的平台,而是淘宝内部的一个功能模块,通常被称为“闲鱼”。闲鱼是阿里巴巴集团旗

    2024-12-11 08:54:01
    51 0
  • 淘宝二手市场叫什么平台?是怎么卖东西的?

    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不仅在全新商品交易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二手市场也同样活跃。淘宝二手市场主要依托以下平台进行交易:### 淘宝二手市场平台:闲鱼闲鱼是淘宝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安全的二手商品交易环境。以下是关于如何在闲

    2024-12-11 08:07:13
    51 0
  • 淘宝二手市场叫什么名字?买手机可靠吗?

    淘宝二手市场是淘宝平台上专门为二手物品交易设立的区域,其官方名称为“闲鱼”。以下是一篇围绕“淘宝二手市场”和“闲鱼买手机可靠性”的文章,旨在优化百度SEO: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二手市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淘宝平台上,二

    2024-12-11 07:43:03
    46 0
  • ​二手市场专业化之下,转转迎来流量败局

    通常来说,一家公司在市场上的明显波动出现在两个时刻,一是业务迅猛增长时期,二是应对外部环境而作出重大转向时期。二手产品交易平台“转转”近期的波动是典型的第二种情况。去年下半年,转转在二手3C产品交易方面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增长”态势,手机C2B业务的日收货量不断

    2024-12-11 07:41:18
    39 0
  • 类似闲鱼的二手市场有哪些(二手交易平台排行榜)

    快来看啊!破手机,破电脑,不仅可以换不锈钢盆了,还可以卖给别人,小赚一笔了。这些二手交易平台,如果你不知道,可就亏大了。以下为大家讲一些好用的二手交易平台,仅供参考。1、咸鱼阿里巴巴旗下闲置交易平台App客户端,是综合性一手交易领域的头部企业,以C2C模式运作发

    2024-12-11 03:36:30
    108 0
  • 二手市场怎么盈利(分享二手数码项目的案例)

    如果说买二手的东西,什么不会令人觉得心里有疙瘩的,除了房子,车子,这排第三的,绝对要算上数码产品。二手手机、二手相机、二手电脑、耳机等等,这些都是数码产品,时下正流行的东西。这些东西买二手的,你不会觉得掉价、寒酸,反而会因为省钱而沾沾自喜,广为推荐,毕竟二

    2024-12-11 01:58:03
    40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