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在用生命来征服大自然...
近日,四川雅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件,十余名游客不顾警示牌提醒,在堤坝上打卡拍照,突发河道涨水,多人被洪水冲走,截止到目前已造成7人遇难,4人受伤。
事情发生在8月9号上午9点左右,地址位于四川雅安市雨城区陇西河的鱼鳞坝。
由于8月8号晚,当地下了一场雨,8月9号当天,天气晴朗,十分的凉爽,于是十几个退休的老人相约一起去陇西河的鱼鳞坝跳舞打卡。
据悉,陇西河的这个鱼鳞坝本是一个拦河坝,近两年通过不断的翻修,改造成了一个水上平台。
该平台上有一座小凉亭和一些装饰物,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这是一个用来休闲散步的娱乐场所,平日里每天傍晚都会带着小孩子来踩水玩。
8月9号星期三,因为是工作日,所以陇西河鱼鳞坝上没有什么人,但是今天他们去的很不巧,因为昨夜暴雨原因,8月9号早上7点15分,当地村民们接到通知,陇西河上游的黄龙水库将于早上8点半泄洪,提醒村民们千万千万不要下河。
之后有工作人员前去通知沿线的村民们远离河道做好避让,而且沿着河道拉起了警戒线,可十几位大叔大妈不听劝告,强行进入河道,载歌载舞起来,有人留到岸上帮他们拍照打卡。
据悉,当时有当地村民劝他们离开,可她们丝毫不听劝告。
8月9号9点左右,上游的水流滚滚而下,一群人根本来不及逃离,便被湍急的大水冲的东倒西歪,纷纷淹没在水中。
岸上的人看到这一幕后,纷纷大喊:“涨水了,救人啊!快救人啊”
事后,据当时目击者称,河水涨的非常快,只听‘轰’的一声,便看见一朵白色的浪花从上游冲刷下来,在岸边的游客吓得纷纷往高处跑。
而在鱼鳞坝上的十几个老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们被当场淹没在水中。
河水突然猛涨水流加速,这一幕发生的太快,大家都来不及反应,紧接着便是大水把十多名游客卷入了河中。
本来手牵手打卡的阿姨们瞬间被冲的四飞八散,有几名游客还在水中扑腾,被冲入河中的游客在水中挣扎呼喊求救!
场面十分混乱,人们想方设法寻找着可以抓住的东西,但是河水的力量实在太大,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而岸边围观的群众面对如此大的水势,只能紧急大喊:快救人。
现场“惊叫声,惨叫声不断”!随后,有人掏出手机急忙拨打了抢险救灾部门的电话
岸上的游客在岸上揪心的看着,如此湍急的水流,如果没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在救人时被不慎卷入,那只能是听天由命。
其中也不乏有好心人冒险在岸边用树枝将溺水的大叔大妈们紧急拖到岸上。而当地的一位村干部,听闻有人落水后,急忙赶到事发地。
他家距离事发地大约有三公里,当他赶到事发地时,已经有两人被救起,但都已遇难,根据周围的目击者称,遇难的十几人多数是‘婆婆爷爷’,看起来五六十岁的样子。
当地消防、公安和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搜救抢救工作救援队员们穿着救生服和抓绳工具,冒着险情下到水中,寻找被冲走的游客。
有目击者透露,很多被打捞上来的人头部都被撞伤了,因为堤坝是鱼鳞形的,会一层层的被冲刷下去,因此倒在水里就很容易撞到地面的水泥板。
其中四人获救,据悉,还有多人被冲至下游。
直到8月9号下午,搜救工作还在进行,有几名游客已经被冲到了很下游的位置。
经过有关部门的全力搜救,经核查,事发时11名女性均为雨城本地人,7人遇难,4人受伤(1人轻伤,3人擦伤)。
根据网上发布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大水翻过鱼鳞坝时,河水的暗流就会变得极为湍急,随即水面的波浪就会呈现鱼鳞形状,而这也是鱼鳞坝名字的由来。
此次洪水突然席卷而来,在坝上的大爷大妈们根本来不及撤离,洪水瞬间覆盖到了落水者腰部的位置,在强大的暗流冲击下直接就被卷入了鱼鳞坝的洪水中
事情被发布到网上后,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议论。
有四川当地的网友说,该事件就发生在我家门口河边,上游防水泄洪,不过提前通知了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去拍小视频,拍起感觉了,结果突然涨水。
由于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缺乏明确的说法,因此就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景区的管理方面应该对游客进行安全提示和警示,并及时发布涨水预警的信息。
另一方面,也有些网友认为游客自身应该注意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意识,要遵守景区规定和提示。
对于网友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一部分网友责怪网红景点没有发出通知, 许多网友都对打卡景点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质疑,认为他们应该对游客的安全负责,应及时设置护栏和警示牌,防止类似的事件在发生。
之后也有记者致电雅安市雨城区文旅局,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涉事的鱼鳞坝并不是旅游景点,而是水利设施,他们从未把这里当做旅游景点宣传过。
两边设有栏杆和危险请勿涉水的警示牌,一直都不提倡大家下水去玩。
记者也采访了当时事发现场的目击村民,小刘(化名)告诉记者,这个鱼鳞坝时这两年刚刚翻新修缮出来的,只是附近村民休闲散步的地方。
“没有封起来,也不要门票,很多村民傍晚会带小孩去踩水玩,但是雨季汛期都会注意点。”
而且据小刘所说,当时有人曾阻止过那群大爷大妈下去游玩,但是他们并没有听。
出于这个原因,有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是游客自己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四川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发出暴雨预警,提醒大家大部分地方都有可能有地质灾害,在雨季洪水的高发时期,还敢去这么危险的地方游玩,真是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也有网友质疑说,人不能吃的太饱,是不是和跳广场舞的是一批人啊,现在的退休老年人,拿着高额的退休金,整体无所事事,有一次中午在外面一个小饭馆吃饭,看见个退休老人,趴人家吧台上拍照,还摆辣眼的pose。
那么著名的网红打卡圣地究竟是什么呢?竟然能让这么多人乐此不疲的来此游玩,甚至让这十几个老年人不顾生命危险的上去游玩打卡。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旅游打卡网红胜地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旅行经历,纷纷选择前往各种网红打卡点拍照。
而鱼鳞坝便是近年来渐渐盛行起来的网红打卡圣地,是类似于鱼鳞形状的堤坝,通过修建低坝拦截河水,同时又让部分河流漫过提拔。
在堤坝的下方是排列整齐却又密集的叠水堤坝,形状酷似一片片的鱼鳞,而每个鱼鳞区像是一个个的小鱼池。
而且鱼鳞坝具有蓄水、通行、观赏、游玩等功能。遇到枯水期,可以蓄水,遇到洪水期也可以泄洪。
鱼鳞坝因为奇特的外观,深受广大网友们的喜爱,渐渐的已经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打卡圣地,因此很多城市或景区近几年都专门建造鱼鳞坝,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拍照。
那么此次陇西河突然涨水是什么原因呢?
有网友提到,当时没有下雨,那么这洪水是从哪来的呢,有人宣称,事发地上游的黄龙水库泄洪,是导致河道涨水的主要原因,难道真的是上游的水库崩坝了吗?
记者采访了当时赶往现场的村干部,刘干部的家就住在黄龙水库附近,刘干部证实,8月9号早上7点15分,他们接到通知,黄龙水库将于当日8点半泄洪,随后他们外出巡逻,提醒人们不要下河。
大约8时40分,他所在的村子突降暴雨,大约持续了30分钟。他认为,泄洪和暴雨导致陇西河突然涨水,引发了此次事故。
随后记者又去采访了黄龙水库的管理单位,询问他们在泄洪时是否通知到位,黄龙水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宣称,已经提前通知了,而在河边也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但那几位女士好像是在搞网红打卡。
她们强行进入河道后,有工作人员曾劝离她们, 但这些人不愿意离开。
而且该工作人员宣称,河水暴涨不是因为我们这里开闸导致的,而是因为开闸的同时还下了一场暴雨,所以导致水量更多,才造成了翻坝。
原来鱼鳞坝本来就是低坝,当时正好突然下起了暴雨,并引发了山洪爆发,陇西河水位急剧上升,鱼鳞坝根本挡不住如此水势。
由于地势地貌原因,每逢雨季,四川省多地都会频繁出现极端异常天气,这段时间四川多地频繁出现强降雨和雷电天气,非常容易导致河水迅速上涨。
而且陇西河所在的地形为峡谷地貌,两岸山势陡峭,河道整体十分狭窄,暴雨引发的山洪很容易便在该区域形成急流河旋涡,从而增强水流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雅安地区一直都是山洪袭击的重灾区,而只要四川雅安出现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那么这条贯穿雅安的陇西河,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50-100毫米的降雨量,随机导致陇西河的水位会迅速上涨,在湍急水流的攻势下,山洪会直接倾泻而下。
雅安地区每年都会因此造成一些伤亡情况,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情况,四川雅安市气象局早在山洪到来之前,就已经对外发布了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且是黄色预警。
但总有人喜欢用生命去试探大自然的力量,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就是那一个不会出事的幸运儿。
果不其然,悲剧发生了,七死四伤,而且由于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不知道还涉及到了多少个家庭,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为此深感悲痛。
对此也有网友宣称,现如今遇到这种事真不知道该不该同情,说不同情吧这都是活生生的生命,说没就没了,说同情吧,每年都有这种事发生,还不长记性。
有四川当地的网友恨铁不成钢的评论道,昨天晚上当地发布了三次暴雨预警两次山洪预警,捞她们的时候雅安有地方都还在下着暴雨,总有人喜欢用自己的生命来挑战自热。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是我老生常谈的事情,虽然说现如今科技发达了,但是人类在面对科技伟力的时候依然显得如此渺小。
我们常说“洪水猛兽”,由于台风原因,河北、北京、黑龙江等地区,都正在经历被洪水冲毁家园的惨状。
据悉,黑龙江有些村庄在面对洪水时,一触即溃,瞬间被淹没在洪水中,而有人竟然还在挑衅天威。
最离谱的就是,就在该事件发生的几天前,广东汕尾刚刚发生了类似事件。
8月1号下午3点左右,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莲花山大液河埔仔洞段发生一起群众落水事件,导致4人死亡。
据悉,事发地莲花山大东门河道都是有铁丝网围住并且上了锁,并且旁边也有警示牌提醒,可还是有一些市民不听劝告,私自破坏铁丝网河铁索进入其中进行玩耍。
事发当天有几十名游客在河道内玩耍,甚至还有人在河道内搭起了帐篷,曾有河道工作人员劝阻他们离开,提醒后大部分游客都撤离了,仍有一小部分游客停留在河道内。
随后突然涨水,一些游玩者逃离不急被倾泻而下的洪水直接带走,最终导致4人死亡。
两件事何其相似,前后相隔仅仅一个星期,不得不说,现在的人真的大部分都是好日子过惯了,活太过舒适,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缺乏对法律法规的敬畏。
希望这两起事件能够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反思,减少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阅读文章后,诚邀您点击最上方“关注”按钮,方便您进行交流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eaC2pSVAhdBV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