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 郭薇)近日,朝阳剧场开起了生鲜便民服务中心引起市民关注,有市民认为朝阳剧场要转型。7月20日,记者从朝阳剧场了解到,开生鲜便民服务中心并不是“转型”,而是为了减少亏损去库存,可以说,就是一场影院的自救行为。
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停业半年多的影院终于可以重新对影迷敞开大门。停业期间,没有收入的影院纷纷开展自救行动,朋友圈卖货、线上直播炒爆米花,出租影厅拍婚纱照。
朝阳剧场负责人:并非转型而是去库存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影院停业长达170多天,亏损成了电影院的普遍情况。记者了解到,很多影院在疫情期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自救行动,最常见的就是员工在朋友圈、影迷群销售影院的食品、饮品,去库存。
不久前,一则朝阳剧场生鲜便民服务中心开业的视频在微信群里转发。视频显示朝阳剧场门口摆上了花篮,挂上了“朝阳剧场生鲜便民服务中心”的大横幅,店内前来购买果蔬的市民不少,门口的市民都排上了队。店内有各种蔬菜瓜果,还有排骨等肉类。拍摄视频的市民说:“现在朝阳剧场不演出,都卖上生鲜果蔬了。多热闹啊!”
记者上周末来到朝阳剧场却看到,生鲜便民服务中心已经关门。紧闭的玻璃门内,还能看到一些货架及没有卖完的水果。门口的保安表示,停业可能是因为没有食品销售资质的问题。
7月20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朝阳剧场一位刘姓负责人,据介绍,停业并非因为资质的问题。“我们剧场各类资质齐全。”记者也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朝阳剧场确实有食品经营资质。
之所以会开展食品销售业务,是由于疫情发生前,剧场囤了一批货,主要是零食和饮料等商品。“1月25日剧场就停业了,这批货就砸手里了。现在已经接近保质期,为了止损,以低价进行销售。当然我们也会提醒顾客商品临近保质期。”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囤货,剧场还准备了一批生鲜产品。刚卖了两天,就收到国家电影局低风险地区影院7月20日可有序恢复的通知,便主动停止销售。“我们是没想到通知会这么快下来,通知下来了我们就自行停业开始准备复工复产,应该很快就能开门营业。”刘姓负责人说。
此外,国内还有多家影院做起了“库存生意”。
房山耀莱成龙影城经理王立鹏介绍,疫情期间,影城各个门店都在影迷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及各个社区群里,以成本价售卖各种食品。像他们店,已经售卖商品5000余元,还有套票2.5万余元。
王正凯在广场上摆摊卖爆米花和衍生品。受访者供图。
苏宁影城沈阳大区经营部总监王正凯也表示,2月份开始,影城开展自救,前期主要是消化影城的卖品去库存,尽量减少损失,“我们把库存进行了分类,主要是要把库存的饮料、哈根达斯冰淇淋、爆米花等食品卖出去。”
送外卖、拍婚纱照,影院开展花样自救
提到影院自救,王正凯自认经验丰富,他在疫情期间体验了很多从未尝试过的职业,“直播、卖货、送外卖,都干过了。”
员工们纷纷在朋友圈、社群里,以超低价格卖商品,还发动亲友帮忙。彼时疫情比较严重,沈阳社区封闭式管理。王正凯和员工开始在影院3公里范围内免费送货。
让王正凯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卖品主管给顾客送哈根达斯的那次经历。他记得当时有个顾客买了哈根达斯和其他一些商品,要求送货上门,顾客住在6楼。“卖品主管开着车去送,小区不让外面的车进,他拎着货在小区里走了很远才到客户住的楼。”
由于楼层较高,冰淇淋又易化,卖品主管小心翼翼拿着哈根达斯,抱着其他商品爬楼给客户送到家。“回来之后他心情很复杂,首先是走了很远的路,非常疲惫,但终于把东西卖出去了,又有一种喜悦感。”王正凯说。
“2月份,我们就卖了4万多元。”王正凯说,3月份鞍山推出了员工培训补贴,他们店全员报名参加培训,全部考试合格,一共拿到了21000元补贴。”
此外,在停业期间,多地的苏宁影城还与当地的婚纱摄影机构联络,在影城出租场地进行闺蜜照、婚纱照的拍摄。
疫情期间,内蒙古包头苏宁影城市场主管孙麒翔琢磨着把闲置的影厅租出去。他联系了几家摄影机构,没想到一家影楼和一家个人工作室对这种题材比较感兴趣。
“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对进影厅拍摄有很多要求,比如人数不能太多,要求戴口罩、测体温,每次最长只能一小时。”孙麒翔说,疫情期间影厅对外出租,本来是特殊时期的经营自救,但是,为今后的多种经营也开拓了思路。
新京报记者 陈琳 郭薇
编辑 应悦 校对 李铭
来源:新京报
本文来自新京报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dffB2pVVglUBFU.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