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最残忍的方式报仇--伯德埃波要塞苏军战俘暴动及后续

前言:

目前你们对“残酷的复仇”大约比较关切,小伙伴们都需要了解一些“残酷的复仇”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汇集了一些有关“残酷的复仇””的相关资讯,希望朋友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985年4月26日至27日发生在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伯德埃波要塞的苏军战俘暴动事件震惊了世界。这次事件结束后,衍生了各种各样的传说。

俺根据俄方资料说说这事吧。

伯德埃波要塞区是冷战初期美国人建造的,作为中央情报局驻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分部驻地。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伯德埃波设立了一个人道主义援助中心,据说是为了援助阿富汗战争中的难民,实际上,这里是巴基斯坦情报部门与CIA设立的一个大型阿富汗抵抗组织战士的培训基地与后勤补给基地。同时,在阿富汗被抵抗组织俘虏的一些有价值的苏军军官和士兵也被送往此处关押和接受CIA的讯问。

1985年4月26日,当整个苏联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日40周年做准备时,18:00左右,伯德埃波要塞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一名苏军战俘打晕前来送饭的武装警卫并夺取了他的武器后,迅速释放了其他13名被关押在伯德埃波的苏军伞兵。这群战斗素质极高的苏军战俘,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了军火库,在获得武器后又迅速攻占了要塞内的警卫室,多名试图抵抗的要塞守卫不是被打死就是被解除了武装,实际上,这群暴动的苏军战俘,主要目的是夺占无线电通讯塔楼,他们试图用这里的通讯设备与驻阿苏军取得联系,但攻入塔楼后,他们发现,这里的通讯设备都已经被守卫破坏。


当暴动发生后,伯德埃波的警卫就已经拉响了警报,于是,驻扎在基地周围的大约3000 名武装人员,包括自美国、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教官,都被动员起来试图夺回被14名苏军战俘占据的伯德埃波要塞。

拥有自动步枪,大口径机枪,迫击炮和RPG的12名苏军战俘,牢牢控制着伯德埃波要塞几个进出口的阵地,他们依托有利地形,连续打退了抵抗组织和巴基斯坦士兵的多次进攻。


到了23点,阿富汗伊斯兰协会的领导人布尔汉努丁·拉巴尼带着肾战组织哈立德·伊本·瓦利德团,包围了要塞,并喊话让战俘们投降以换取他们的生命安全。苏军战俘提出了投降条件要求——与苏联、DRA、红十字会和联合国的大使馆代表联系并见面,才会放下武器。

未来的阿富汗总统拉巴尼拒绝了战俘们的要求,他下令手下的武装人员冲锋,试图攻入伯德埃波要塞,但多次的进攻尝试都在苏军战俘猛烈的火力下遭到失败。拉巴尼本人也在战斗中被战俘发射的RPG榴弹炸成重伤。


持续一夜的激烈战斗和肾战者的损失表明,这些苏军战俘绝不会投降。于是,巴基斯坦军队,抵抗组织使用重炮,火箭炮甚至出动了空军进行轰炸,根据苏军第40集团军截获一名巴基斯坦飞行员报告的无线电情报数据,在伯德埃波要塞遭到狂轰滥炸时,一枚炮弹击中了要塞内那个巨大的弹药库,瞬间引发了大爆炸,一切都消失了。战后幸存的苏军战俘斯塔莫夫也证实了弹药库爆炸造成要塞失守的事实。


伯德埃波要塞苏军战俘暴动事件,共造成100名抵抗组织武装人员、90名巴基斯坦士兵,其中包括28名军官、13名巴基斯坦政府官员和6名美国教官,以及12名苏军战俘死亡(美国驻白沙瓦领事馆事后报告有三名苏军战俘幸存)。爆炸还摧毁了保存囚犯信息的监狱档案。

为避免事件重演,战俘暴动事件发生几天后,阿富汗伊斯兰党领袖古尔贝丁·希克马蒂亚尔发布命令:“不要俘虏俄罗斯人。”

巴基斯坦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来掩盖这一事件——保持沉默、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伯德埃波要塞、禁止报道任何关于苏联战俘的信息以及对起义的残酷震压。但该事件迅速被西方媒体得知,并在当时掀起了一股舆论浪潮。

尽管消息遭到封锁,但苏军战俘暴动的事实得到了国际红十字会代表戴维·德兰兰茨的证实,他于 1985 年 5 月 9 日访问了苏联驻伊斯兰巴德大使馆并将此事告知了苏联大使

顺便说一下,美国国务院1985年4月28日收到的报告中说,爆炸威力巨大,当地居民在距离营地四英里的地方发现了碎片,参与暴动的14名苏军伞兵,其中两人在暴动被震压后幸存下来。

而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政府当时是如何处理这件震惊世界的苏军战俘暴动事件的呢?仅仅一份苏联外交部的声明而已,该声明也仅仅对巴基斯坦做出了谴责,并要求巴政府对此事件负责。

但是,苏联克格勃和驻阿苏军集团可不会就此罢休。据记者卡兰和布尔卡的调查报告称,苏联特种部队进行了多次报复行动。1985 年 5 月 11 日,苏联驻巴基斯坦大使维塔利·斯米尔诺夫宣布,苏联不会对此案置之不理。斯米尔诺夫警告巴基斯坦总统穆罕默德·齐亚·哈克说:“伊斯兰堡对伯德埃波要塞发生的事情负有全部责任。”

1987年,共有234名肾战者和巴基斯坦士兵在巴基斯坦境内被打死。1988 年4月10日,在位于伊斯兰堡和拉瓦尔品第之间的一处营地,一个巨大的弹药库发生了猛烈爆炸,造成 1000 至 1300 人死亡。美国和巴基斯坦的调查人员随后得出结论,有人进行了特殊破坏活动。

但最严厉的报复还在后面。1988年8月17日,巴基斯坦总统穆罕默德·齐亚·哈克总统死于飞机坠毁。而巴基斯坦情报部门也将这一事件与克格勃惩罚伯德埃波要塞事件的活动直接挂钩。

PS:本文根据多方资料编写,并不能保证所获资料的真实性。码字不易,严禁第三方未经授权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配图为俄罗斯同名电影《伯德埃波要塞》剧照

本文来自地球镜头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e38B2pVVgldA1w.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1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01月11日

相关推荐

  • 日军3天屠杀4800名同胞,狗吃人吃红眼,八路军下令不惜代价复仇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宛平县城借口发动进攻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便揭开了全面的序幕。在此后八年里,日军犯下了种种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的罪行,其中制造的各大屠杀更是极其残忍。日军从北平一路南侵,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9月30日晚8点,日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进入宁

    2025-01-11 14:57:02
    127454 0
  • 吕雉的残酷复仇:戚夫人成为“人彘”的权力悲剧

    在中国古代的权力斗争中,后宫的争宠与纷争常常比战场上的厮杀更加残酷无情。西汉时期的吕雉,刘邦的皇后,以铁腕手段巩固了自己的权力。然而,她对待情敌戚夫人的残忍手段,至今令人不寒而栗。据史书记载,吕雉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即砍去四肢、挖掉双眼、割掉耳朵、灌下

    2025-01-11 14:54:02
    82 0
  • 一双儿女被老公侮辱了10年,妻子用最残忍的方式报复,真实改编

    日常篇 之 糖浆 (下)漫画类型:人性、情感前情提要:女主和李航感情很好,婚后诞下一双儿女。在她的心目中,她的家庭生活特别的幸福。可是儿子成年后,却因故意伤人罪被判入狱。她和李航想去探视儿子,却屡屡遭拒。某天她一个人去监狱探视,儿子终于愿意见她了!她没发现儿

    2025-01-11 14:51:01
    114677 0
  • 反复碾压!洛阳一女子驾车撞人,什么仇要用如此残忍方式报复?

    这哪是交通事故,这是妥妥的杀人呐!最近河南洛阳出现惨烈一幕,一个50多岁的中年女子驾车突然把另外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女子撞倒。正当很多人以为这是一桩普通的交通事故,准备上前施救之时。没想到这个女司机非但没有下车过来看看伤者,反而加大油门再次碾压过去,而且是反复

    2025-01-11 14:48:02
    6889 0
  • 我们为何不原谅日本?宁武4800人被残忍虐杀,八路军不惜代价复仇

    在《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曾经出现过这么一组数据,日本在中国进行了154场千人以上的大屠杀,其中单在山西宁武县,就曾屠杀过了4800人,宁武大屠杀后的惨烈景象,令所有战士将军,感到愤怒,日军在宁武县的暴行究竟做了什么?他们为何要屠杀宁武县的人民?新来的朋友点赞,关

    2025-01-11 14:45:02
    11087 0
  • 这才是一个人最狠的报复(深刻)

    文 | 握书姑娘来源:有书(ID:youshucc)伤害你的人,其实是来渡你的。最近,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一经播出,就广受热议。剧中,由郭京飞饰演的余欢水,堪称“史上最惨男主角”。事业无成的他,被上司压榨,被徒弟嘲讽,被岳父岳母瞧不起,被老婆嫌弃,甚至被亲生父亲威胁。就

    2025-01-11 14:39:02
    9515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