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主观方面是由于过失,具体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意外事件则是指虽然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故意和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由此可见,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的原则区别在于:根据行为人的认识水平、行为本身的性质和当时的客观情况,行为人对其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的心理导致了未能实际预见,因而发生他人死亡的后果则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也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但客观上行为导致了死亡后果的发生的则属于意外事件。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的原则区别则在于:前者是指行为人在行为当时对行为可能致人死亡的后果是能够预见并已经预见了的,但行为人出于对当时主客观各种因素的考虑,轻信自己能够避免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而实际导致这种这一结果的发生;而后者则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是不能、不应当预见且实际上也确实没有预见到危害后果的发生的。

法律依据

《》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就是法务时刻小编整理的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问题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到法务时刻咨询,竭诚为您服务。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e72C2pQVAlQDFI.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成都过失致人死亡罪法条规定(判断过失和意外事件的方法)

    过失致人死亡罪 【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证据要点】 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⑴犯罪嫌疑人姓名等身份信息、个人经历、有无前科或者; ⑵与被害人的关系,犯罪的动机

    2024-12-11 03:31:48
    51 0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过失致人死亡量刑标准)

    过失致人死亡罪 【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证据要点】 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⑴犯罪嫌疑人姓名等身份信息、个人经历、有无前科或者; ⑵与被害人的关系,犯罪的动机

    2024-12-11 03:31:48
    40 0
  • 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多少年?

    除了故意杀人致死外,也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那么对于后者情况,我们通常对其是如何量刑的呢?我国刑法对其具体如何规定的?下面,请大家随我们律师工作站小编来了解下吧。 过失致人死亡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常识: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标准为: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

    2024-12-11 03:31:46
    44 0
  •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2024-12-11 01:35:54
    49 0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观要件及处理方式

    【导语】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犯罪行为。本文将介绍该罪的客观要件以及可能的处理方式。 一、过失致人死亡可以调解吗 不能调解。 1、,属于案件,刑事责任部分,不适应调解,部分,可以调解。 2、行为人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处三年以

    2024-12-10 23:48:41
    46 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有什么特征?

    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2024-12-10 22:32:44
    43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