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时你们对“恶之华”大概比较看重,各位老铁们都想要知道一些“恶之华”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关于“恶之华””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欢,同学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中二病、叛逆期,像是戏谑的污名标签,将青少年思考、反抗社会视为过渡。上对下的道德规训,孩子气的不值一提,忽视了许多苦思人生、挣扎求存的人。
年轻人抗压力好差,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个世界不是这样运行的!青春期,实乃启蒙阶段,张开混沌之眼首次看到世界,尚未体制化,叩问一切。
押见修造灰暗变态的漫画《恶之华》,以少年经验为蓝本献给曾经痛苦的人。
他说,你我的青春期在同一阶段开始,但何时终结,因人而异,或永续困惑。
漫画讲述少年春日高男,钟情阅读,自视甚高,尤喜波特莱尔的《恶之华》。法国诗人艰深难明的诗句,肉欲、犯罪等为题材,春日将看书当作修行,越难懂越沉迷。
谁没有这种经验?希望寻找生命定位,众人皆醉我独醒,与众不同,超越庸俗。从冷门、外在的事物,尝试建构自我,有如荒野迷路,这是成长必经的苦恼。
女角佐伯、仲村,则呈现另外两种典型。仲村是日本文艺常见边缘的畸零人,如在《人间失格》、《金阁寺》等,洞悉社会虚伪,有如诅咒的敏感,让她活得孤独、无助。
仲村眼中,别人的脸孔尽皆灰暗丑陋。老师责骂时,她冷眼以对,说人渣闭嘴。正当黑暗快要吞噬她,看见了春日的脸,因为她撞破春日偷走佐伯体育服,终于自觉遇见同类。
青青期的挣扎,实是身心俱面对巨变,性欲骚动,难以排解,促使春日犯罪。他与佐伯谈恋爱,和仲村订下契约,左右为难,自觉是罪人,希望得到救赎。
佐伯之所以喜欢春日,皆因看见出路,她代表最普遍的类型,扮演乖小孩。读书弹琴仪表皆好,无一是自己选择,生命至此,属于家庭期待,而非自己。
三人的青春挣扎都是不甘生命庸俗,企图离开小镇,到达所谓的「另一面」。法国诗人兰波的名句,呼吁世人「生活在他方」。他们最终发现,他方根本并不存在。
破坏、偷窃、放火,以及企图自杀,三人满怀悔恨、痛苦,到别处生活。幸好,春日遇上常磐文重展人生,对比前半的变态,简单显得可贵。
常磐文喜爱创作小说,虽也有苦恼,却能经由春日鼓励,以书写创造世界,面对社会的丑陋、庸俗,建立自我。
成长,不必然妥协,也能另行他路。
春日面对过去,承担、认错昔日行为,重遇佐伯,与磐文一起再见仲村。在海滩告解、推撞,这是青春的痛快,在充斥人渣的狗屎世界,痛仍能快乐。
生命的成长,你我都曾经盲目、困顿,不甘自己的平凡,敏感得连呼吸都难受,拒绝他人,孤独出走,甚至造成伤害。《恶之华》坦诚一切,残酷得令人动容。
本文来自牛哇看动漫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e92B2pVUQBSDVE.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