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的签订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生活中,一些开发商往往会在购房合同中做手脚,以侵犯购房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赚取利润。为了避免购房合同中有不利于自己的内容,就要在签购房合同的时候注意其中的细节,那么买房子签合同要注意什么细节呢?律师工作站小编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购房合同
法律常识:
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
1、购房双方当事人姓名和地址;
2、购房合同中关于房屋面积、价格和数量的具体内容;
3、购房合同关于违约条款的内容;
4、要将购房中附带的条件在购房合同中明确写清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买房子签合同要注意什么细节?
一、买房时如何签购房合同
(一)仔细阅读合同内容
拿到购房合同后,购房者先不要急着签约,应该仔细阅读合同中的内容,如果对其中的部分条款及专业术语不理解或者概念比较模糊,可以向对方咨询,在自己全部理解之后才开始签约。
(二)认准签约主体
认准签约主体,避免“一房多售”或骗取房款后携款潜逃的现象发生。
(三)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完整
一份完整的购房合同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甲方土地使用依据及商品房状况,包括位置、面积、现房、期房等;
2、房价,包括税费、面积差异的处理、价格与费用调整的特殊约定等;
3、付款约定,包括优惠条件、付款时间、付款额、违约责任等;
4、交付约定,包括期限、逾期违约责任、设计变更的约定、房屋交接与违约方责任等;
5、质量标准,包括装饰、设备的标准、承诺及违约责任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运转的承诺、质量争议的处理等;
6、产权登记和物业管理的约定;
7、保修责任;
8、乙方使用权限;
9、双方认定的争议仲裁机构;
10、违约赔偿责任;
11、其他相关事项及附件,包括房屋平面图、装饰、设备标准等。
二、买房子签合同要注意什么细节
1、首先要看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即房地产开发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该工程开发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
2、使用规范的示范合同文本。建议消费者直接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这样购房者就有充分的主动权与开发商就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完全平等的协商。
3、查验有关证明文件。买期房要查看开发商是否有预售许可证,并要确认自己所购之房在预售范围内,同时预售方必须是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买现房则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有该房屋的大产证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此外要核对一下卖方的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要注意这些证照文件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
4、买期房要注意建筑面积的约定。在填写暂测面积时除了要填上总建筑面积外,也要将套内建筑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填上。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根据有关法规,建筑面积超过预售合同约定的,购房人可以不承担增加部分的价款,建筑面积不足预售合同约定的,开发商应将建筑面积减少部分的价款退还购房者。
5、买期房要约定交房条件和时限。购房者应当在预售合同中对实物交付和产权过户均约定清楚。购房者不能接受未取得《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的房屋使用交付。
6、签约时要注意房屋质量问题。购房者在签约时,应认真推敲《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两书的内容,并将质保书作为合同的附件。
7、签约时明确物业管理事项。合同中要确定前期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双方约定的物业管理范围和收费标准。
8、注意合同文本中补充协议的内容。补充协议通常由开发商起草,购房者应谨防有些开发商将示范合同文本中保护交易公平的条款通过补充协议加以取消,以减轻卖方的责任。
9、注意约定违约责任。承担责任的违约事项包括:签约后购房者要求退房、不按期付款;开发商卖房后要求换房,不按期交房;面积变动超过约定幅度;质量不符合要求;办理过户手续时不符合规定和约定等。
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
视频内容
作为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房屋产权是否符合出售条件。
2、卖方是否有权出售房屋。
3、房屋价格与同地段同类型房屋是否相符。
4、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是否合理。
5、合同中约定的过户、交付时间是否合理。
6、违约责任的约定对买卖双方是否公平。等等。
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其实非常繁杂,例如购房者在确认房屋产权是否符合出售条件时,不但需要看卖方的不动产权证书,还要看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出具的房屋查册表,因为其中会记录房屋是否有抵押、查封情况。如果房屋被抵押,需要涂销抵押才能过户;如果房屋被司法查封,需要解封才能过户。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违约责任;
(十三)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原文:https://www.523it.com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各地高院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f6fC2pWXAZQA1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