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欠钱不还起诉的流程及费用标准。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法院受理、送达传票、开庭审理、判决和执行等环节。费用标准包括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具体金额根据欠款金额而定。如果欠款人逾期不还,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欠款。
教你如何起诉欠钱不还的人
欠钱不还逾期起诉流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借钱后不按时归还的情况,这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信用记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即向法院起诉,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欠钱不还起诉的流程及费用标准。
起诉流程
1、起诉前的准备
在起诉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起诉状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面文件,应当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2)证据材料:证据材料是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例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3)身份证明:原告需要提供身份证明,例如身份证、护照等。
图片来自于网络
(4)授权委托书:如果原告委托律师代理诉讼,需要提供授权委托书。
2、向法院提起诉讼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我们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借贷纠纷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3、法院受理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起诉条件,会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4、开庭审理
法院立案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开庭前,法院会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地点和合议庭成员等信息,开庭审理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质证、辩论等。
5、判决
法院审理后,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被告应当履行判决义务,如果不履行判决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起诉费用标准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欠钱不还起诉的费用标准如下:
1、案件受理费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 1 万元的,每件交纳 50 元;
(2)超过 1 万元至 10 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
(3)超过 10 万元至 20 万元的部分,按照 2%交纳;
(4)超过 20 万元至 5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
(5)超过 50 万元至 1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交纳;
(6)超过 100 万元至 2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9%交纳;
(7)超过 200 万元至 5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8%交纳;
(8)超过 500 万元至 1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7%交纳;
图片来自于网络
(9)超过 1000 万元至 2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6%交纳;
(10)超过 200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2、申请费
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 50 元至 500 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 1 万元的,每件交纳 50 元;超过 1 万元至 50 万元的部分,按照 1.5%交纳;超过 50 万元的部分,按照 0.5%交纳。
3、其他费用
除了案件受理费和申请费外,还有可能会产生其他费用,例如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
注意事项
1、注意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我们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2、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留
在起诉前,我们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例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贷关系,以及借款的金额、时间等信息,我们也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避免使用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3、注意被告的信息
在起诉前,我们要了解被告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住所等,如果被告是公司,我们还要了解公司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查询工商登记信息、法院公告等方式获得。
4、注意法院的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借贷纠纷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我们要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避免选择错误的法院导致诉讼被驳回。
5、注意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
在起诉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例如按时提交起诉状、证据材料等,我们也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为不了解法律规定而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欠钱不还起诉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在起诉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证据、了解法律规定、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等,我们也要注意诉讼时效和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等问题,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诉讼失败。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f9eC2pXVAhWBVc.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