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罪上学是违法还是犯罪的?

  【导读】一、冒名顶替罪上学是违法还是犯罪的?是违法的行为。1.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2.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

  一、冒名顶替罪上学是违法还是犯罪的?

  是违法的行为。

  1.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2.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3.应当认定为侵犯个人身份权(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权、受教育权,还包括其他各种身份权,譬如银行名义、个人信用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正身份,赔偿损失等。冒名者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譬如公务员资格、教师等,是欺诈取得,应予以撤销。

  二、冒名顶替有什么后果?

  冒名顶替可能会涉及到伪证罪以及,有可能会被判处实刑。

  1.冒名顶替纠纷属于的罪名有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2.《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的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迹、隐匿、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制裁的行为。

  3.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4.冒名顶替经常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冒名顶替构成两罪的情形:伪证罪与包庇罪都是故意犯罪,都有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罪行,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冒名顶罪案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作假证包庇犯罪分子,其目的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这类案件只按包庇罪定罪处罚,实际上是不区分犯罪主体,混淆了包庇罪与伪证罪的界限。区分两罪的关键,一是从主体去区分,是否具有证人身份。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有的是亲朋好友,动机各有不同,严重的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

  冒名顶替,经常涉及到的最有伪证罪和包庇罪,是极有可能会被判处实刑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当中证人鉴定人等对于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有故意做虚假证明的嫌疑以及行为。包庇罪指的是,明知道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还要进行作假,帮助掩盖其罪行。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fc5C2pQUAJSAl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冒名顶替者怀孕后撤案,冒名顶替者怀孕就能脱罪吗?

    吉林的朱女士1990年考上了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但是录取通知书被人冒领,后来冒名者毕业进了当地农行,已经快要退休了,才被农行内部稽查发现身份造假。2021年3月朱女士报警,警方按照伪造身份证立案,结果到7月的时候说这个冒名者因为怀孕被取保候审了。4月朱女士收到撤销案件

    2024-12-11 00:45:48
    42 0
  • 冒名顶替罪立案标准(冒名顶替罪最新司法解释)

    一、冒名顶替罪的立法背景及条文演进 二、冒名顶替罪的基本犯罪构成 三、冒名顶替罪中组织行为或指使行为的特殊量刑规则 四、国家工作人员触犯冒名顶替罪的罪数问题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冒名顶替罪,将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特定的三种身份利益的行为独立入刑。分

    2024-12-11 00:45:47
    52 0
  •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的观点吧。冒名顶替罪是指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

    2024-12-11 00:45:47
    41 0
  • 查出冒名顶替当兵如何处理

    在抗战时期,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很严重的,有些富人不想服兵役,为了躲过这一劫,就会花钱雇人顶替自己去服兵役,那么,服兵役?为了给你解答相关的疑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供您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查出冒名顶替当兵如何处理 法律常识: 一,退回原籍。

    2024-12-11 00:45:46
    50 0
  •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导读】一、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冒名顶替是一种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不   一、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

    2024-12-11 00:45:42
    54 0
  • 冒名顶替罪不溯及以往吗?

      【导读】一、冒名顶替罪不溯及以往吗?冒名顶替罪不溯及以往,根据《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   一、 冒名顶替罪不溯及以往吗?   冒名顶替罪不溯及以往,根据《刑法》第12条规定:“

    2024-12-11 00:45:42
    39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