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五、关于财产协议相关法律问题

(一)什么是协议?

目前,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尚未对“婚前财产协议”做出明确的概念描述。有的观点认为,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对各自婚前所有财产做出的不作为婚后共有财产的约定。对婚前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做出约定在婚前、婚后均可办理,不受登记与否的限制。

但我们的观点却与上不同。我们认为,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财产的归属做出的约定。约定的内容可以是婚前财产及婚后各自所得归各自所有,也可以是任何一方婚前的财产婚后共同共有,也可以约定婚后财产各自名下归各自所有。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基础,在于我国《》第1065条的规定。该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18条第(3)顼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106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l)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但是,并非婚前财产协议或婚后约定的财产归属协议必须使用书面形式。夫妻双方采用财产约定制,应当具备法定条件。从形式要件上,夫妻财产约定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是口头协议,其效力以夫妻双方均无异议为条件。

(二)目前婚前财产协议的特点及误区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法律观念的日益提高以及保护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婚前财产协议越来越普遍。特别在案件中的婚前协议签订率,要大大高于国内婚姻案件。

目前来进行咨询的客户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客户一方往往为港、台及外国人,另一方为中国人。

2、前来要求签署协议的常常是一方或双方都是再婚。

3、男女双方财产拥有数量悬殊。

结婚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它常常牵涉到了整个家庭的利益。父母为了孩子的幸福,凭借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希望孩子起草协议;家族企业老板的婚姻,更是牵涉到整个家族的利益,婚姻成败同家族生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联系;有合作关系的生意伙伴,同样不愿对方的婚姻给自己造成任何负担。

同时,聘请律师起草婚前财产协议的一些当事人认为,如果不签协议,婚前财产会变成。而事实上,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的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是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就算没有协议,对于婚前的财产,另一方同样是没有办法在婚姻发生危机时要求主张的。还有一些人认为,这类协议只能在结婚前签署,如果登记了再签就没有用了。这也是一个误解,如果在登记结婚后再签署婚内协议,同样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三)需要签订婚前财产协议的目的

那么,签署这类协议究竟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或者说,哪类人需要签署协议呢?签署这类协议的目的并不在于需要对婚前财产进行保护,而是在于:

1、明确婚前财产的范围。

2、确立双方婚后财产的使用方法以及采用共同财产制还是区别财产制。《民法典》同时明确规定,结婚后双方的收入等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双方采用区别财产制,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情况下就会按照双方的约定处理)。事实上,这一块才是婚前协议的关键点之一。签订这份协议的另一目的就在于对于长久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希望如何经营、使用、分配自己的劳动所得或其他所得。如果双方希望按照传统的方式,结婚后共同共有获得的一切,我们并不建议签署婚前协议,毕竟,中国人目前的恩想还不是个个都能够接受这类协议的。

3、确定双方在家庭生活中的义务。这类内容主要还是夫妻双方之间私密性的东西,也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如果一方违反了约定,也不可能通过法律得到救济。但对于双方的感情生活和家庭稳定而言,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签署婚前协议的人应当是本着期望婚姻长久美满的目的进行的,签署它在防范危机的同时应当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如果不是希望两个人在婚后仍然是独立的个体,你们的协议未必需要律师参与起草。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防范法律风险的。道德上的问题,可能也不是婚前协议可以解决的。我想,我们周围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结婚后的经济独立也是不能接受婚前协议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经过慎重考虑后再决定是否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及公证。

(四)婚前财产协议与公证的关系。

很多人认为,婚前财产协议需要公证,如果不公证协议就没有成立或不生效。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只要男女双方就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处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之上达成合意的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相关法律禁止性的规定,协议就生效。我国《民法典》也没有规定婚前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前提条件。因此,只要双方签

订协议,即为生效,而不必公证。当然,有的婚前财产协议涉及赠与,特别是不动产的赠与律师还应建议当事人进行公证,以完善婚前财产协议的救济能力。

五、常见婚前财产协议纠纷及处理

1、婚前协议中关于赔偿的约定及效力。《民法典》第1065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有了法律规定的支持,在实践中,新人在婚前或婚后做婚前财产协议以及婚内财产协议的人数越来越多。在这些协议中,绝大多数约定的内容相对于双方基本是公平的,比如,约定“婚后双方各自所得归各自所有”。但是,也不乏一些约定,是约定在特定条件成就时,将原属于自己的财产按协议归对方所有。比如,约定一方若提出离婚,需将原属自己的财产无条件归属另一方,等等。从这些约定的内容上来看,似乎十分不“公平”,并且还有限制离婚自由的嫌疑。那么,这些约定有效吗?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些约定内容的合法性呢?

一般来说,夫妻财产制一般有三种类型:一般共同制、限定共同制、分别财产制。约定形式,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书面约定来处理自己的个人所有财产。双方签订的婚前协议内容不规避法律,也没有损害他人财产权益,并且签订时双方已成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约定的内容合法,也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法院就会认定协议有效。

婚前财产约定一旦签订,即对双方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均有按照约定享受财产所有权以及管理权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一方要求撤销或变更需由双方协商一致。因此,在处理婚前、婚内财产协议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起草婚前财产协议,并且,协议内容是否看似“公平”不会对协议是否有效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果许多问题拿不准,建议还是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请律师代为起草。

2、婚前协议中赠与的约定及效力。涉及房产转让的这类婚前或婚内的财产约定,其法律性质为赠与协议。

虽然《民法典》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但失妻财产约定与夫妻是根本不同性质的,涉及的房产所有权转移条款为赠与性质,《民法典》虽然并未规定夫妻财产约定涉及不动产必须办理登记,否则对双方不具有约束力,但是,仍应受《民法典》调整。

3、婚前财产协议与附“结婚”条件生效的效力影响。我们在处理婚前赠与和婚前财产协议关系时,应注意婚前财产赠与与“婚姻缔结”的关系,注意要把婚前财产赠与给付与婚前财产协议予以区分。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在符合所附条件时才能生效。我们一定要注意区分婚前财产协议中相关条款生效的条件是否与之后婚姻关系是否缔结为条件,以防止误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婚前协议的格式范本

范本一:

婚前协议

甲方(男方):张某,男,汉族.1963年2月II日出生,美国国籍,护照号码:XXXX

乙方(女方):李某,女,汉族.1966年3月11日出生,中国上海籍,住XX市XX路99异×xx号1802室。身份证号:XXXX

鉴于:甲、乙双方经自愿相识相意,并打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成为合法夫妻;

鉴于:在任何一方死亡、离婚或其他情况下导致双方婚姻终止前,双方希望就其因婚姻而对另一方的财产享有的权利或义务做出预先描述;

鉴于:双方已经充分知晓对方的婚前财产(女方婚前财产详见本协议附件);

鉴于:订立本协议时,双方根据意思自治,已充分了解其各自权利及订立本协议的后果;

鉴于:双方知晓且明了本协议内容,签署本协议未受任何胁迫和压力。本协议基于公平、自愿的原则,按照双方的意志对双方的婚前财产和婚后取得财产进行处理;

鉴于:本协议的订立在于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

双方在此订立协议如下:

一、关于婚前财产的约定

(略)

二、关于婚后财产的约定

(略)

三、债务

(略)

婚前协议范本二

一、双方婚首各自名下的财产,不论双方在订立本协议后是否结婚,均归各自所有,另一方无论在任何条件下,均无权主张分割。

截止到协议签订时,男方名下已有的婚前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财产:

(一)不动产:(略)

(二)动产:(略)

截止到协议签订时,女方名下已有的婚前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财产:

(三)不动产:(略)

(四)动产:(略)

二、协议人双方婚后实行财产分别制,即婚后各自的财产收入、所得、购置的动产、不动产归各自所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婚后取得的:(略)

以上一方财产所得另一方无权以“夫妻共同财产”为由主张分割,完全由取得一方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行使完全财产所有权。基于一方名义购得的财产所附权利义务完全由一方享有和承担,与另外一方无关。如在以一方名义购置不动产时,可由一方以自己名义签订买卖合同及贷款,购置不动产所有权利义务以及产权完全由一方享有和承担,与另一方无关,若有必要,另一方有义务协助购买方办理抵押贷款手续。一方婚前婚后的房屋贷款还贷部分,另一方不得再作为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三、婚前婚后,双方各自的债权债务由各自享有和承担。若在婚后借债,任何一方在形成债务时,有向债权人告知“夫妻婚内财产分别制”的义务.即明确告知债权人,所借财物还债责任仅由借款借款

人一人承担,与配偶无关,配偶不承担连带责任,并保证债权人在知悉此事实前提下出借财物,否则,若由于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原因,致使非借款借物一方承担连带责任时,出借方应按另一方承担和履行

连带义务的双倍向另一方支付补偿金。

四、为保证双方婚后共同生活所需经济支持,双方婚后可就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用于存放共同财产的银行账户等事项进行书面约定,谈书面约定作为本协议的附件,同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五、双方所生子女的开支由双方承担,具体承担的数额和比例可由双方在子女出生后另行书面约定。该书面约定作为本协议的附件,同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六、本协议虽名为“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但不影响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婚后财产处理与本协议约定相关事宜的效力。

七、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若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有权向本协议签订地的法院起诉。

八、本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公证处存档一份,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九、本协议于年月日签订子XX市XX公证处。该公证处地址为:

协议人(男方):协议人(女方):

二OXX年月日二OXX年月日

法行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lawjida.cn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fcfC2pWUwhVAVM.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婚前婚后必知的法律常识

    是每个人必读的一本哲学,如何经营一段美满幸福的婚姻是每个人穷其一生要去探索的事情。然而,您是否知道一些婚姻中的常识呢?本文由法行时刻律师为大家整理了婚后必知的法律常识,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4、协议的办理机关:双方中任意一方的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或原机关。 5、

    2024-12-11 04:02:23
    45 0
  • 夫妻婚前买房,一方买房,离婚后怎样分割房产

    问题解答: 夫妻买房,一方买房,后不予分割,仍归人所有。夫妻的个人不会因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所以离婚时对于个人财产无需分割。不过如果夫妻间有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共同所有,那么由于此时是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可由二人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依据: 《中华人

    2024-12-11 04:00:59
    51 0
  • 婚前父母买结婚用房是不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问题解答: 父母买用房不一定属于,如果是婚前父母出资购买明确表示该房子只给夫妻一方所有的,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否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

    2024-12-11 04:01:01
    52 0
  • 婚前一方全款购买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问题解答: 一方全款购买的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只要房产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如果房产只登记了人一人的名字,则该房依法属于夫妻个人,归夫妻个人所有,而非。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

    2024-12-11 04:01:00
    44 0
  • 婚前买房婚后才拿到产权证离婚时房子归谁

    问题解答: 买房婚后才拿到产权证的,如果房子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则时房子按照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法院依法判决。如果法院在判决过程中,双方均主张所有权,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则最后由出价更高的一方获得所有权。如果登记的是一方名字,则房产是其个人财产,离

    2024-12-11 04:01:01
    47 0
  • 婚前增值的股票是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吗

    问题解答: 增值的股票不是的范围。规定,一方的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若夫妻二人没有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共同所有的,则婚前增值的股票是夫妻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

    2024-12-11 04:01:01
    44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