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口腔溃疡的表现可以从溃疡形态、溃疡部位、疼痛程度、愈合情况、伴随症状等来阐述。
1.溃疡形态
通常呈现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溃疡面,形状不规则,边界可能清晰也可能模糊。溃疡深度不一,浅的溃疡可能仅累及黏膜表层,深的溃疡可达到黏膜下层甚至更深,严重时可导致组织缺损。
2.溃疡部位
溃疡可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舌部、唇部、颊黏膜、牙龈、上腭等。有时会出现在咽喉部位,引起吞咽疼痛和困难。
3.疼痛程度
疼痛较为明显,尤其在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触碰溃疡面时,疼痛会加剧,可能影响患者的进食、说话等日常功能,导致患者食欲下降,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加重身体虚弱。
4.愈合情况
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口腔溃疡往往难以自愈,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数周甚至数月都不愈合。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旧的溃疡尚未完全愈合,新的溃疡又可能出现。
5.伴随症状
患者可能伴有口腔黏膜的其他病变,如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也可能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同时出现发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这与艾滋病病情进展导致的全身消耗和免疫功能紊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