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能降低血糖,是因为其中的膳食纤维能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增加饱腹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维生素B1、铬、镁等营养成分也参与了血糖的调节。不过,食用玉米需控制摄入量,选对烹饪方式,并结合药物治疗。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玉米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表明,玉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本文将重点介绍玉米为什么能降低血糖。
一、玉米中的膳食纤维
1.降低血糖上升速度: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吸收速度,从而降低血糖上升的速度。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特别是玉米外皮和玉米须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更为丰富。
2.增加饱腹感: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从而避免过度进食。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使人产生饱腹感,减少对其他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
3.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二、玉米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维生素B1:维生素B1是一种重要的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2.铬:铬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血糖的调节。玉米中含有丰富的铬,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3.镁:镁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质,参与血糖的调节。玉米中含有丰富的镁,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三、玉米的其他功效
1.降低血脂: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2.预防癌症:玉米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以预防癌症。
3.保护视力:玉米中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保护视力,预防老年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
四、注意事项
1.控制摄入量:虽然玉米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但玉米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淀粉,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时应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
2.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玉米的烹饪方式会影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时应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如煮、蒸等,避免油炸等高热量的烹饪方式。
3.结合药物治疗:玉米虽然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时应结合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总之,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玉米时应注意控制摄入量,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并结合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