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是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灌肠治疗和手术治疗。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以下是针对慢性结肠炎最明显症状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
(2)对于暴发型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食粥类、精米面类、蛋、瘦肉、莱泥等食品,病情好转后可给面条、米粥、肉等,继而给软食。
(3)对那些有较长病程和广泛结肠病变者应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如贫血严重,可给补血药,腹泻严重者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药物治疗
(1)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对本病有较好疗效,用法参照溃疡性结肠炎。
(2)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型患者,可控制炎症,抑制自体免疫过程,减轻中毒症状,有较好疗效。常用氢化考地松,或地塞米松每日静脉滴注,疗程7-10天,症状缓解后改用强的松龙口服,病情控制后,递减药量,停药后可给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发免复发。
(3)硫唑嘌呤:为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反复发作者。
(4)抗生素:对暴发型及重型者为控制继发感染,可用氨苄青霉素、灭滴灵等治疗。
3.灌肠治疗
(1)中药灌肠:常用方剂有:太子参、白术、炮姜、炙甘草、补骨脂、肉豆蔻、防风、木香、贯众、乌梅、仙鹤草、赤石脂、禹余粮等。
(2)中西药灌肠:可将思密达、抗生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混合后灌肠,也可与中药煎剂分次保留灌肠。
4.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并发癌变;慢性肠穿孔;瘘管形成;脓肿形成;中毒性巨结肠。
(2)手术原则:本病并发癌变,尚无定论,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切除病变结肠,预防癌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