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的病症?

赵敏 2025-11-21 01:31:11 5

  神经衰弱的症状复杂多样,病人常不厌其烦地加以列举,可大致归纳如下:1、衰弱症状,病人常感到精力不足、脑力迟钝、肢体无力、萎靡不振等,工作时间稍长即感到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和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很多病人诉做事丢三落四,说话常表现出口误,难于回忆刚经历过的事情。2、兴奋症状,是指病人精神容易兴奋,主要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且杂乱而控制不住,不易将注意力集中于做某一件事。3、情绪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烦恼、易激惹,烦恼的内容正常是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感到困难重重,自制力理减弱,因而易激惹,遇事好激动,易和人争吵,易于伤感、落泪。部分病人有焦虑情绪,对所患疾病产生疑虑、担心和紧张不安,并常常感到躯体不适。4、紧张性疼痛,常因紧张情绪不能松弛而表现出,紧张性头痛最多见,病人常感到头重、头胀、头部紧压感和颈部僵硬,有的则诉说腰酸背痛、四肢肌肉疼痛等。5、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其次是多梦、易惊醒或睡眠表浅,似乎整夜未曾入睡。还有一些病人感到入睡后醒来以后仍然困倦或未解除疲劳,有的病人表现为睡眠节律紊乱,白天强烈思睡,晚间要睡觉时感到脑子兴奋,辗转难眠。6、其他心理生理障碍症状,正常局限于个别器官,多见腹泻、消化不良、阳痿、早泄、心慌、气短、胸闷等。

点赞
相关资源

儿童神经衰弱的表现 2025-11-21

儿童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脑力易疲劳、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以下是儿童神经衰弱的具体表现:1.脑力易疲劳:儿童在学习或游戏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2.睡眠障碍:儿童入


中医如何防治神经衰弱 2025-11-21

中医防治神经衰弱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情志调节等。1、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神经衰弱的重要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对于肝肾阴虚型神经衰弱,可以使用菟丝子、墨旱莲、龟甲等具有养肝明目、补肾固


中医如何治疗神经衰弱 2025-11-21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主要从调理情志、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方面入手。1.调理情志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理情志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关键。可以通过调节饮食、作息、运动等方式来改善情志,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2.中药调理


神经衰弱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2025-11-21

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有长期情绪紧张、过度疲劳、过度紧张、个人素质和躯体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和自我调节等。一.原因1.长期的情绪紧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所导致的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焦虑,会使大脑处于持续兴奋状态,长期如此,就容


导致神经衰弱的原因有哪些 2025-11-21

导致神经衰弱的原因有长期的压力和紧张、不良的生活习惯、性格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躯体疾病、药物副作用等。1.长期的压力和紧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长期处于紧张和高压状态下,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得了神经衰弱怎么办 2025-11-21

得了神经衰弱,可以采取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适度锻炼等措施改善。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噪音和干扰,以提高睡眠质量。同时,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注意劳逸结合。2.心理治疗在心理医


神经衰弱失眠怎么治疗 2025-11-21

对于神经衰弱失眠的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睡眠限制疗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减轻焦虑和压力。2.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3.睡眠限制疗法设定固定


神经衰弱和焦虑症是什么 2025-11-21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脑力易疲劳、易兴奋,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焦虑症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两种形式。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度紧张、不良情绪等因素可能导致神经衰弱。遗传因素、


神经衰弱的十大症状 2025-11-21

神经衰弱并没有所谓的十大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疼痛与紧张等。1.疲劳感神经衰弱患者常感到持续性的身体和精神疲劳,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无法缓解,这种疲劳感可能影响日常活动和工作效率。2.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


大脑神经衰弱怎么办 2025-11-21

大脑神经衰弱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1.一般治疗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练瑜伽、散步等,并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和作息习惯,做到劳逸结合。2.心理治疗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认知疗法纠正心理上的错误认知和习惯,改善内心冲突,从而缓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