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容易有疼痛、肿胀、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高钙血症等相关征兆。
1.疼痛
由于肿瘤细胞侵犯骨组织,引起骨质破坏和炎症反应,刺激骨膜和神经末梢,患者会出现转移灶部位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
2.肿胀
骨转移发生后,因为肿瘤细胞在骨组织内增殖,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软组织水肿,会造成患处肿胀。肿胀不仅影响外观,还容易限制关节活动,影响患者的日常功能。
3.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是指在没有或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骨折,由于肿瘤细胞的侵蚀导致转移部位骨质疏松和骨强度下降,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4.神经压迫
当骨转移发生在脊柱附近时,肿瘤的生长会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放射性疼痛、麻木、肌肉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
5.高钙血症
骨转移可导致骨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进入血液,引起高钙血症。人体内血钙浓度升高后,会引发恶心、呕吐、口渴、多尿、心律失常等症状。
恶性肿瘤出现骨转移时,说明病情已经到达晚期,此时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控制肿瘤进展、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局部的骨转移病灶,可以进行手术切除,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同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等药物,能够抑制骨吸收,减少骨破坏,缓解疼痛。此外,通过照射放疗,也能够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控制局部肿瘤进展,减少病理性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