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枢穴位于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五枢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治疗腹痛、带下、疝气等作用,五枢穴的位置: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详见下文。
五枢穴的位置: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五枢穴的准确位置图】
【名词解释】五枢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皮神经,并有旋髂浅动、静脉分支。
【取穴方法】患者侧卧位,在腹侧耻骨联合上际,曲骨穴旁开3.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皮肤由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的外侧支分布。在腹外斜肌腱膜的下部,有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腱膜弓(联合肌腱)。腱膜下有腹壁浅动、静脉,其深部为无血管区,再向深层可进入腹直肌鞘前层,并有腹壁下动、静脉通过。
【五枢穴的作用】五枢穴有调经止带、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五枢穴的好处】按摩五枢穴可以治疗腹痛、带下、疝气等疾病。
【艾灸五枢穴的好处】艾灸五枢穴可以治疗腹痛、带下、疝气、月经不调、阴挺等疾病。
【五枢穴的配伍】配气海穴、三阴交穴、太冲穴、归来穴治腹痛、带下;配曲泉穴、带脉穴、中极穴、太冲穴治疝气。
【注意事项】
1.五枢穴的穴位较深,按摩时需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深部组织。
2.艾灸五枢穴时,需要注意艾条的距离和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3.孕妇禁止按摩五枢穴。
4.经期女性禁止艾灸五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