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有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以及假性低钾血症、镁缺乏等。
为什么会低钾血症?
当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造成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有:
1.钾摄入不足:
长期禁食:如昏迷、手术后长期禁食的患者。
饮食中钾含量不足:偏食、厌食或节食的人,钾的摄入量可能不足。
2.钾丢失过多:
经胃肠道丢失:严重的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引流等,会导致大量钾离子随消化液排出体外。
经肾脏丢失:
利尿剂的使用: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排钾利尿剂的长期使用。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醛固酮,导致肾脏排钾增多。
肾小管酸中毒:肾脏酸化功能障碍,导致钾离子重吸收减少。
Bartter综合征:肾脏保钠排钾功能异常,导致钾丢失过多。
肾素分泌瘤:肾素分泌过多,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低钾血症。
汗液中钾含量高: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钾离子,可导致钾丢失。
3.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
碱中毒:大量输入库存血或碱性药物,可使细胞外氢离子进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钾离子转移到细胞外,导致低钾血症。
胰岛素的使用: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同时将钾离子转运到细胞内。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在剧烈运动、寒冷、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情况下,可导致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低钾血症。
4.其他:
假性低钾血症:采血时溶血、血液稀释等,可导致检测结果显示血钾浓度降低,但实际上血钾并未减少。
镁缺乏:镁缺乏可导致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引起低钾血症。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瘫痪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有低钾血症风险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长期禁食和大量出汗,避免使用排钾利尿剂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血钾水平,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