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拔牙后24小时内不建议洗澡,特殊人群需遵医嘱。
一般情况下,拔牙后24小时内不建议洗澡,主要原因如下。
拔牙后创口会形成血凝块,短时间内血凝块对创口有保护作用,如果洗澡时不小心将水溅到创口,或用不洁的手触摸创口,可能会破坏血凝块,导致创口再次出血,甚至引起创口感染。
洗澡时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拔牙后创口可能会有出血倾向,血压升高可能会加重创口出血。
洗澡时可能会因紧张或疼痛导致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但对于身体素质较好、拔牙创口较小、术后恢复良好的人群,在拔牙24小时后可以洗澡,洗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剧烈运动,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身体过度疲劳。
保持创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若创口有渗血或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选择淋浴,避免盆浴,以免污水进入创口引起感染。
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保持创口周围皮肤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拔牙后洗澡的时间应适当延长,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