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部不适、其他等症状。
1.高血压
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收缩压较孕前或孕早期血压升高≥30mmHg,舒张压升高≥15mmHg。
2.蛋白尿
蛋白尿是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可在血压升高后出现,也可与高血压同时存在。
3.水肿
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出现水肿,多为踝部及小腿部水肿,休息后可消退。
4.头痛、头晕、视物模糊
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颅内压升高所致。
5.上腹部不适
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所致。
6.其他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肺水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等并发症。
如果在妊娠期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以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血压、体重、蛋白尿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