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时通常需要考虑吃药。
140/90mmHg是一个较为明确的界限,如果经过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此之上,说明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长期的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等疾病的风险。有些人可能血压稍高于140/90mmHg,但已经出现了相关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悸等,这时也应及时用药干预。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等,其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为严格,可能在130/80mmHg甚至更低,以更好地保护脏器功能。
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那么即使血压没有达到140/90mmHg,也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尽早开始药物治疗,以稳定病情,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发现血压升高后,首先应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熬夜等。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血压仍不能有效降低至目标值以下,就需要启动药物治疗,不能单纯依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延误病情。
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吃药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血压水平、个体情况、合并疾病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的效果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血压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医嘱进行合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