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和高危人群,接种程序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1岁以上只需接种3剂。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但保护效果不是终身的,需要定期检测抗体水平。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肝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岁以上的儿童和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性伴侣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人等。
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为: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1岁以上的儿童和高危人群只需接种3剂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大多数人接种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也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缓解。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终身的,一般可持续5~10年。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定期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以了解抗体水平。如果抗体水平较低或消失,需要及时补种乙肝疫苗。
此外,乙肝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如共用牙刷、剃须刀、注射器等,以及避免高危行为,如不洁性行为等。
总之,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之一,新生儿和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还需要注意定期检测抗体水平,以确保抗体水平足够。同时,还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以及避免高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