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鹅口疮的方法包括局部用药(如碳酸氢钠溶液、制霉菌素混悬剂、鱼肝油)、全身用药(酮康唑、氟康唑等)、注意口腔护理、调整饮食、治疗原发病和避免交叉感染。
小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发生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以下是治疗小儿鹅口疮的方法:
1.局部用药:
2%碳酸氢钠溶液:用于清洗口腔,可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制霉菌素混悬剂:将药物直接涂抹于口腔患处,每天2-3次。
鱼肝油:可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2.全身用药:
对于症状严重或有全身症状的患儿,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
3.注意口腔护理:
在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患儿的口腔。
不要让患儿含着奶嘴或乳头睡觉。
奶瓶、奶嘴等餐具要定期消毒。
4.调整饮食:
给患儿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避免给患儿喂食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5.治疗原发病:
如果患儿有其他疾病,如腹泻、营养不良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提高治疗效果。
6.避免交叉感染:
患儿的餐具、玩具等要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
护理患儿的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小儿鹅口疮的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给患儿用药,注意口腔护理,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