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主要原因包括自动破裂、外力作用和医源性破裂。黄体破裂的症状有腹痛、肛门坠胀感、阴道出血、休克等。黄体破裂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破裂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症状。黄体破裂后需要注意卧床休息、饮食清淡、观察病情、遵医嘱治疗、注意个人卫生等。黄体破裂本身一般不会影响生育,但如果黄体破裂后发生了严重的内出血,导致卵巢功能受损,就可能会影响生育。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因此有人称之为“青春杀手”。那么,黄体破裂是怎么回事?黄体破裂对身体有哪些危害?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黄体破裂是怎么回事?
黄体是女性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是在卵巢皮质内由一个闭锁卵泡发育而成,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正常情况下,黄体破裂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如果黄体破裂后发生了严重的内出血,就会导致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二、黄体破裂的原因有哪些?
1.自动破裂
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导致黄体内腔压力增加,是黄体破裂的常见原因。
2.外力作用
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妇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3.医源性破裂
在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镜检查等妇科诊疗操作时,医生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黄体破裂。
三、黄体破裂有哪些症状?
1.腹痛
这是黄体破裂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月经后半期,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如刀割样,逐渐延及全腹,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肛门坠胀感
破裂黄体内的血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刺激直肠,可引起肛门坠胀感。
3.阴道出血
出血量一般不多,表现为点滴状,血色鲜红,可自行停止。
4.休克
如果黄体破裂后出血量大,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等休克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四、黄体破裂需要手术治疗吗?
黄体破裂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破裂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症状。一般来说,如果黄体破裂症状较轻,出血量少,生命体征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即卧床休息、止血、抗感染等。如果黄体破裂症状严重,出血量多,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止血、腹腔镜手术等。
五、黄体破裂后需要注意什么?
1.卧床休息
黄体破裂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
2.饮食清淡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4.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5.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预防感染。
六、黄体破裂会影响生育吗?
黄体破裂本身一般不会影响生育,但如果黄体破裂后发生了严重的内出血,导致卵巢功能受损,就可能会影响生育。此外,如果黄体破裂后引起了盆腔粘连,也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从而导致不孕。因此,黄体破裂后,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减少对生育的影响。
总之,黄体破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对女性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出现黄体破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以免发生黄体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