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病因多样,症状为心跳加快,治疗需个体化,去除诱因或药物治疗,老人等人群需警惕。
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其特点是心率显著加快,患者多感心慌、心跳有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窦性心动过速的重要方法,可显示窦性P波频率超过每分钟100次,P-R间期、QRS时限及QT间期均相应缩短。
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
1.健康因素:如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饮咖啡、浓茶等。
2.疾病因素:如发热、贫血、感染、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3.药物因素:如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碱等。
4.其他因素:如低血糖、低氧血症、颅内压增高等。
对于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根据其具体病因和症状进行个体化处理。一般来说,如果是由健康因素或药物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后心率可自行恢复正常。如果是由疾病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可给予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孕妇、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心力衰竭、心绞痛、晕厥等。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有助于预防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