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常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多为一个;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反复发作,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手术方式很多,手术应根据内口位置的高低、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来选择。
肛瘘的主要症状是局部流脓,湿痒及疼痛。初期流脓较多,色黄而稠,粪臭味重,肛漏的分泌物多为脓性,可有粪便流出。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门部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
肛瘘的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
1.调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2.清洁肛门:每日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
3.局部理疗:可使用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促进肛瘘的愈合。
手术治疗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开瘘管,引流通畅,促进愈合。
肛瘘术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包括:
1.保持伤口清洁:便后用温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2.调整饮食:术后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休息: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4.按时换药: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肛瘘虽然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如果出现肛瘘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
对于肛瘘患者,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因此,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后,患者也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肛瘘还可能与一些疾病有关,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因此,如果肛瘘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提高肛瘘的治愈率。
总之,肛瘘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出现肛瘘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