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它指的是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单个或成对的心搏。这种现象在正常人中可偶尔发生,通常不伴随其他心脏问题,因此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心脏室性早搏的危害通常包括心律不齐、长期焦虑、心源性猝死等。
1、心律不齐
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长期频繁发作还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扑、室颤等,这些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2、长期焦虑
若室性早搏长期频繁发作,可能导致患者对相关心脏疾病产生过度担忧,进而引发长期焦虑。这种焦虑状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3、心源性猝死
虽然室性早搏通常不会导致心源性猝死,但对于已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若合并严重的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心肌严重缺血,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进而增加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当出现室性早搏时,建议患者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