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不能自愈,需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手术等,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心力衰竭不能自愈,需要规范治疗。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需要。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移植等。
药物治疗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包括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可以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
CRT和ICD适用于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心脏的同步性,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
心脏移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最终手段,但由于供体有限,手术难度大,限制了其应用。
此外,心力衰竭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低盐饮食、避免劳累和感染等,以预防心力衰竭的加重。
总之,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不能自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