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苗是专门针对由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而研发的,需要接种两针,两针之间间隔一个月,第一针为基础免疫,第二针为加强免疫。这样的接种方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体内抗体的产生和维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手足口病疫苗通过灭活处理,保留了病毒的抗原性而去除其致病性,从而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建议在宝宝6个月之后开始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更好地响应疫苗接种。同时,由于1-2岁是宝宝患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因此建议在1岁之前完成接种,以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
需要注意,5岁以上的儿童不再推荐接种,因为此时自然感染病毒的风险相对较低,且即便感染,重症病例的发生率也较低。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带宝宝进行健康状况评估,确保宝宝没有发热、感冒或其他急性疾病。如果宝宝在接种前出现不适症状,应推迟接种时间,待恢复健康后再进行接种。
接种后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情况,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热、注射部位红肿或疼痛等反应,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持续哭闹、皮疹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