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出现流脓后,应采取清理脓液、使用药物、保持耳部干燥、避免刺激、治疗病因、手术治疗和定期复查等措施。
1.清理脓液
使用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外耳道,然后用吸引器吸出脓液。注意不要用力擤鼻或耳道,以免加重感染。
2.使用药物
根据病情轻重,医生可能会开处方抗生素滴耳液或口服抗生素。此外,还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肿胀,如滴耳剂、镇痛药等。
3.保持耳部干燥
游泳、洗澡后,及时清除外耳道内的水分,避免游泳、洗澡时耳道进水。
4.避免刺激
不要用手或棉签挖耳,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
5.治疗病因
如果慢性中耳炎是由鼻腔、鼻窦或咽部的炎症引起的,需要同时治疗这些部位的炎症。
6.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慢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
7.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慢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老年人慢性中耳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同时控制这些疾病。
总之,慢性中耳炎流脓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