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1~7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具有较强传染性。患病后,患儿可因发热、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一般发热会持续2~4天,体温可高达40℃以上。当孩子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的情况时,家长应采取密切观察、补充水分、保持口腔清洁、食用清淡食物、使用退烧药、配合治疗、注意个人卫生、进行物理降温、保持冷静等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途径传播。好发于1~7岁儿童,尤其以1~2岁婴幼儿多见。患病后,患儿可因发热、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一般发热会持续2~4天,体温可高达40℃以上。当孩子出现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的情况时,家长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频繁呕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给予孩子充足的水分,以防止脱水。可以让孩子喝适量的温开水、果汁、牛奶等。
3.注意保持孩子口腔清洁,每次饭后用淡盐水漱口。
4.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过冷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可以给孩子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馄饨等。
5.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使用退烧药时,要注意按照剂量和时间间隔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6.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等。家长应遵医嘱按时给孩子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7.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8.可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冷敷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降温,以免引起孩子不适。
9.家长要注意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同时,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帮助孩子缓解不适,促进病情恢复。
总之,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孩子的护理和个人卫生,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