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中枢性、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碘过量及其他类型,治疗方法为补充甲状腺激素,患者应注意饮食并定期复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甲减可分为以下四类:
1.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0%以上,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
临床甲减: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出现畏寒、乏力、便秘、懒言少动、动作缓慢、浮肿等症状。
亚临床甲减:仅有血清TSH升高,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总甲状腺素(TT4)正常。
2.中枢性甲减: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的甲减,垂体外照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及产后大出血是较常见的原因。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实现生物效应障碍引起的综合征,罕见。
4.碘过量: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5.其他: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药物性甲减、甲状腺手术后、放射性碘治疗后等。
对于甲减患者,尤其是妊娠期甲减患者,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补充甲状腺激素、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等。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导致甲状腺肿大。
总之,甲减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