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鼻塞可能是鼻腔异物、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鼻腔异物
孩子的鼻腔内如果有果壳、玩具、昆虫等物质,会影响鼻腔通气,导致鼻塞,需要及时将鼻腔内的异物取出。如果异物导致鼻腔黏膜受损,还应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让孩子将异物塞入鼻中。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过敏因素引起的,需要及时远离过敏原,用生理盐水来洗鼻,减轻鼻黏膜炎症,还应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来抗过敏,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则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比如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等。
平时还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同时可以采取蒸汽吸入的方式来减轻鼻充血的情况。
3、鼻窦炎
鼻窦炎患者存在鼻窦感染的现象,主要是病原体感染所致,比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患儿患有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疾病时,也会诱发鼻窦炎,患者由于鼻黏膜炎性肿胀以及分泌物聚集会出现鼻塞的现象,还可能会出现脓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鼻窦炎患儿鼻塞时,可以使用鼻用减充血剂来改善,比如羟甲唑啉、赛洛唑啉等,患者存在细菌感染时,可以使用头孢菌素、甲硝唑、替硝唑来治疗。患者存在鼻腔鼻窦不可逆病变时,需要进行内镜鼻窦手术,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进炎症消退,改善鼻塞。
4、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患儿由于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后鼻孔、压迫咽鼓管,会导致鼻塞。临床上以腺样体切除术为主,手术方式包括鼻内镜手术、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患儿平时还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同时还要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来增强体质,寒冷季节需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