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即腹部,腹部两侧疼原因有受凉、外伤、消化不良、胃溃疡、细菌性腹膜炎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受凉
当天气变化、温度突然下降,或者穿衣过少、夜晚入睡未盖被子等情况发生时,腹部容易受凉,导致胃肠功能暂时紊乱,进而引发两侧腹痛。
患者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腹部,每次热敷10分钟左右,可缓解疼痛。也可以将双手搓热后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有助于调节胃肠道动力,改善不适症状。
2.外伤
如果腹部受到外伤,可能会损伤腹壁表皮的软组织,进而引发腹部两侧的疼痛感。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在受伤48小时内,可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患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在受伤48小时后,可用热毛巾敷在患处,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如果疼痛明显,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进行止痛治疗。
3.消化不良
如果患者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则容易引发消化不良,食物长时间聚集在胃内,可增加胃部负担,造成腹部两侧疼痛。
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以少食多餐为主,避免吃肥肉、炸鸡等油腻食物。可以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青菜、香蕉等,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临床症状。若饮食调理效果不佳,可遵医嘱服用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4.胃溃疡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当胃酸对溃疡部位产生持续性刺激时,可能造成腹部两侧疼痛。
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可以吃些米粥、蔬菜汤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能够减轻腹痛,并促进病情恢复。若胃溃疡导致胃穿孔,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进行胃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5.细菌性腹膜炎
细菌性腹膜炎是腹膜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患者发病时腹膜会溃疡,当炎性物质对局部造成刺激时,可能导致腹部两侧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清除细菌感染。对于合并消化道穿孔的患者,应采取禁食、胃肠减压处理,以减少消化液进入腹腔内。对于非局限性的继发性腹膜炎,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包括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能够终止细菌向腹腔内转移,促进病情痊愈。患者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器官的负担。
腹部两侧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在出现疼痛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